有关小吃的幽默段子
好的,以下是为你生成的有关小吃的幽默段子:
1. 昨天去吃小吃,点了一份蛋炒饭,结果老板端上来的时候我发现里面只有饭没有蛋。我质问老板:“你这不是欺骗消费者吗?”老板振振有词地回答:“这就是蛋炒饭啊,蛋在哪里?你把饭扒开看看。”我一听,赶紧把饭扒开,结果发现饭里面藏着一个鹌鹑蛋。
2. 我朋友特别喜欢吃臭豆腐,每次路过卖臭豆腐的小吃摊都要买一份。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吃臭豆腐啊?”他回答:“因为我觉得它很特别,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就像我的人生一样。”我听了之后觉得很有哲理,于是也买了一份臭豆腐,结果吃了一口就吐了出来,感叹道:“你的人生真的很特别!”
3. 有一次我去吃麻辣烫,发现店里的人特别多,于是我就站在门口等位置。这时,一个小孩跑过来对我说:“叔叔,你能不能让一下,我要进去上厕所。”我一听,赶紧让开了,心里还在想:现在的小孩真懂事,知道排队上厕所。结果小孩进去之后并没有上厕所,而是跑到里面占了一个位置开始吃麻辣烫。
寿司的经典言语
1、寿司是一种尊重食材的表
2、寿司的美味源自于创意和技术
3、寿司是富含营养的食物。
4、寿司的精神在于将自然和人文联系起来。
5、寿司让人们更加重视食材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6、寿司是一种集文化、技术和哲学为一体的食物。
7、除了吃美食、还有比这跟美好的事么。
8、享受做美食的乐趣,空闲时间用心给自己做点美味,爱自己,爱自己的味蕾。
9、一块寿司静静地咀嚼,轻轻地回味,非比寻常的韵致。
10、美食当前,总能有所思,或馋性千娇,食前观察、吃中思想、品后体味。
11、未睹寿司先闻香, 盒中佳品未曾尝。 晶莹软润真仙品, 口水直坠三尺长。
饮食也有文化,用一句话说说你对饮食文化的看法是什么
我来分享下我对黔东南侗族饮食文化的了解和思考。
侗族有句话叫“饭养身,歌养心”。
侗族的物质世界靠丰富的饮食文化,精神世界靠侗族大歌。不过在黔东南侗族地区工作两年,在我看来,饭不仅仅是养身这么简单,背后几乎涵盖了社会经济文化精神信仰哲学各个层面。
黔东南侗族最著名的特色饮食文化有很多,例如被大家熟知是稻鸭鱼耕作系统,这是侗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已经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延伸开讲,这里的稻指的不是一般的大米,而是特指糯稻,当地也称折禾糯,因为糯米成熟时,必须用折禾刀将糯杆折断,然后捆成一束一束,最后再晾干,糯杆烧成灰后是制作侗衣必备材料之一。糯米是侗家人最重要的主食,三餐必备,吃的时候用手,将糯米放在手里,捏成团,放到嘴里口感特别香甜,侗家人到稻田里干活,将蒸熟的糯米放在小竹篓里,侗家人认为吃糯米增力气,不容易饿。
糯米不仅仅是让人有力气,更是生活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媒介,在历史上一束糯等同于货币,婚丧嫁娶,满月过寿,祭祀祖先神灵,必有糯米。
再说说鸭子,侗族稻鸭鱼农耕系统里的鸭子个头小,必须是本地品种,可以进入稻田里,捉虫子,因为糯稻杆长,且农民用深水种植法,所以鸭子吃不到田里的鱼,在侗家,鸭子也是婚丧嫁娶满月祝寿等人情往来必备的礼品。
侗家人的鱼一般是鲤鱼,也叫稻花鱼,侗家人吃鱼方法很多,或直接从田里抓来,田边找点佐料,带点盐巴,找点树枝直接烤着吃,这保留了稻田鱼的最原始的味道,高级点的吃法是腌鱼,将鱼腌起来,腌制方法非常特别,将鱼洗净去除内脏,将蒸熟的糯米拌上辣椒一层层和鱼放到坛子里,最后撒上米酒,几个月后腌鱼就可以吃了,或炒,或烤,味道酸甜香辣,非常奇妙,这是我吃的最美味的食物。
不过对于侗家人来说最美味的不是上述稻鸭鱼,排名第一的而是牛瘪,牛瘪实际就是牛胃中之物,有一股浓浓的牛粪味道,一般在重大节日才会吃到,且用来招待最尊贵的客人,牛瘪有生瘪和熟瘪之分,生瘪用来沾生牛肉,熟瘪则用来做牛瘪汤,不过能否适应瘪的口味,确实需要做好最大的心里准备。
侗族人民的饮食文化背后提现了生态,文化,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非常值得今天的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