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太后怀孕生子的么
太后即逝去帝王的皇后,亦或者是继任帝王的生母。能晋封为太后的只能说明她的皇帝丈夫已经“荣登天国”了。
那么试想下太后要是怀孕生子说明什么?就说明现任皇帝的老子被带绿帽子了,如果真的发生这种事简直是皇家的莫大耻辱,是会被耻笑万年的,所以历代帝王基本上不会让这些事情发生。而且太后都是深居后宫,防备可谓是十分严密,再加上从汉朝独尊儒家之后,汉朝的女人都深受儒家“三从四德”的熏陶,基本上不会出现太后怀孕生子的情况。所以现在我们很少从历史上看到有太后生子的记载。
但是并不是说历史上就一定没有太后生子的记载,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位居太后还生子的就二个,即秦宣太后和秦赵太后。
一、秦宣太后-芈八子
她就是前段时间热播的《芈月传》中孙俪主演的女主角,当然她可不是如电视剧那般演的好,真实历史上的她绝对不是你能想到的。当然我们今天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她当上太后生子的事情,据《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记载:“及昭王立,义渠王朝秦,遂与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在当时候秦国不仅面临东方六国的围攻,还面临着义渠国的威胁,而当时秦国是宣太后掌权的,所以宣太后为了解决义渠国的威胁,最终决定利用自己的美色去解决掉义渠国,在义渠王朝贺秦国之时,宣太后并引诱义渠王居于甘泉宫,宣太后还为其生下两子,就这样义渠王逐渐丧失对秦国的警惕心,慢慢堕落,最终被宣太后杀死于甘泉宫,而秦国凭借着宣太后的美色最终灭掉了义渠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宣太后为义渠王生子,并不是私情,而是为了秦国。
二、秦赵太后-赵姬
赵姬是始皇帝的生母,这个女人真的可以说是生性风流,甚至可以说是欲望旺盛,史家有一段话可以很好的概括她,即“虎狼之物甚是难填”。未当上太后就与吕不韦私通,当上太后后吕不韦怕与她的私情被始皇帝发现,并将自己的奴仆嫪毐献给了赵姬,最后赵姬就在深宫中与嫪毐厮混,并生出了两个儿子,《说苑·正谏》记载:“秦始皇帝太后不谨,幸郎嫪,封以为长信侯,为生两子。”。但是后来由于嫪毐谋反,被始皇帝镇压,并被诛三族,其与赵姬所生的二子也被杀。始皇帝则与赵姬断绝母子关系,被驱逐出咸阳,且永世不得入咸。不得不说赵姬就是自作孽,身为太后不懂得洁身自爱,反而是带头淫乱后宫,只能说“自作孽不可活”。
以上两位是明文记载在当太后的时候与他人生过孩子的。其他的如武则天、北魏冯太后和慈禧太后这三位都只是传言,没有任何的明文记载,所以不详说,毕竟不知是真是假,无法擅自揣测。
太后也是女人?
什么是太后?
其实,就是死了老公的寡妇。
做了太后,还能怀孕生子,就像咱们村里的寡妇,肚子一天天打起来一样,丑事一桩。
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咄咄怪事,因为,太后也是女人嘛!
更何况,有人做太后的时候,还很年轻。
举几个“栗子”吧!
第一个:女强人芈月。
芈月传很火,芈月的原型是秦宣太后。
她是个女政治家,当年,她嫁到秦国,没多久,老公就死了,“荣升”为太后。
儿子还小,她又能干,所以,秦国基本她说了算。
宣太后来自楚国,那时候属于荒蛮之地,所以,思想比较开放。
当时,有一个好战的蛮族叫义渠,老打秦国。
太后为了国家利益,准备牺牲小我,而且还牺牲的很彻底。
她潜规则了义渠王,并且生下来两个儿子。
太后用她的身体迷住了义渠王。
她的目的,不仅要掏空义渠王的身子,还要掏空义渠王的国家。
很快,她就让屁颠颠来找乐子的义渠王上了西天,还杀死了那两个无辜的孩子,一举灭了义渠。
最毒莫过妇人心,更何况是搞政治的妇人呢?
第二个:惨兮兮的李祖娥。
李祖娥是南北朝时北齐的太后。
她是个不可方物的大美女。
可惜,老公死得早。她的儿子继位为帝,但是孤儿寡母的,宝座不稳。
李祖娥做了太后,上面还有个太皇太后,而且,婆媳关系很紧张。
李祖娥想先发制人,搞掉婆婆。
可是姜还是老的辣,婆婆把她搞掉了,废掉了孙子,换上了自己儿子。
李祖娥成了废后。
但是,新皇帝,就是她的小叔子,却没让这个废后闲着。
因为,他这位嫂嫂可是位艳光四射的大美人啊。
一开始,李祖娥是拒绝的。
但小叔子说,你要不从,我就弄死你儿子。
儿子是李祖娥的软肋,是她活着的唯一支柱。
没有办法,她就从了,而且,还怀孕了。
这可是件大丑事。
她就从此闭关,不再见人。
儿子来求见,她也不让。
可是,儿子理解不了母亲的苦衷,反而破口大骂:你为啥不见我,还不是因为你大肚子啊!
后来,李祖娥生了个女儿,但她把这个无辜的女儿捂死了!
皇上很生气,把李祖娥的儿子抓了来,说:你杀我女儿,我就杀你儿子!
李祖娥在丧子之后,就精神失常了,最后也不知所终!
第三位:慈禧太后,听赏!
慈禧是最知名的太后之一。
她当太后的时候,只有28岁。
虽然大权在握的时候,但她也有需求。
咋办呢?
她特别爱听戏。传说,她会让她中意的戏子,留下来“听赏”。
你唱的好,来,本宫再给你指点指点!
这一指点,就从里到外都得讲清楚了。
一来二去,就有擦枪走火的时候,老佛爷居然怀孕了!
怎么办?
御医们心知肚明,可是谁也不敢说破,这可是灭门的买卖。
最后,李鸿章推荐了一个叫薛福辰的名医来诊治。
薛福辰猴精猴精的,这玩意儿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想了想说:太后你太操劳啦,以致气血阻滞,需要清瘀活血。
太后一听,有点意思,这小子啥都明白,话也说的漂亮。
看病得开方啊。
但是,薛福辰知道,留了方就是留下把柄,还是得死。
于是,他瞎编说自己看病有祖传秘方,只开药,不留方。
慈禧心里明镜似的,也就恩准了。
很快,慈禧服用了他的秘方,病就好了,心病也了了。
给老薛升了官,最后干到顺天府尹。
当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是有问题的,民间嘛,嘴碎流言多,慈禧又招人恨,很多段子都来编排她,给她泼脏水,也就是所谓的秘史。
毕竟,太后也是女人,难道她守寡后会没一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