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美,美在什么地方(可举例说明)

第一:节奏美古诗词具有音乐美,或者就音乐性,尤其是其中的节奏美。古诗词都有押韵的需要,所以听起来或者读起来具有优美的独特的节奏,读起来十分上口。

第二:形式美唐诗不用说都是整整齐齐的,那么宋词,他虽然没有唐诗一样整齐的格式,但是对于自己的格式也是十分苛刻,不同的词牌名对应着不同的格式,虽然不相通,但是一种词牌名的形式是固定定,每一行都是是固定的,断然不可随意更改。整齐的唐诗就好像是正装整齐的仪队,工整而且华美,带给人清新舒适的感觉。参差不齐的宋词格律就好想是穿着民族服饰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显多姿秀美。

第三:简练。无论是唐诗宋词,都是十分优美简练的。就拿小说或者散文来对比,这些东西里面有着太多的水分,而唐诗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干货,不掺杂一点点水分。

举个例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词句的锤炼上,作者充分显示了他的文采,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这首诗短短二十八字却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完整的画面,作者寓情于景,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离家漂泊之人凄凉悲苦的意境。


古诗词美,美在什么地方(可举例说明) - 句子网

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两言到三言,三言到四言五言,再到七言,诗之发展概如也。而诗歌之美美不胜收,大致可略述如下

一、诗歌的意境之美

有意境必借意象造景造境,意境与意象或可互通互用。

示例:柳宗元《江雪》、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贾岛《剑客》、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柳永《雨霖铃》、陆游和+++的《卜算子﹒咏梅》等。

二、诗歌的理趣之美

宋诗多理趣,也可视为哲理诗。

示例:苏轼《题西林壁》、陆游《游山西村》、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朱熹《观书有感》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王安石《登飞来峰》等

三、诗歌的色彩之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设色明丽,五彩斑斓。

示例: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骆宾王《咏鹅》李贺《雁门太守行》《老夫采玉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闻一多《死水》也是吸收古诗歌色彩之美的杰作。

四、诗歌的音韵之美

注意四声八病,讲究押韵、对仗、平仄是律诗的特色。应该说近体诗都在一定程度上讲究音韵美。说诗歌是凝固的音乐一点都不过分。

(一)复沓、反复:

示例:《诗经﹒王风﹒采葛》、《诗经﹒周南﹒关雎》、李清照《声声慢》《木兰诗》等。

(二)平仄:从略。押韵:从略。

(三)比、兴:

示例:“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五、诗歌的语言之美

(一)形象美

诗眼让诗歌更形象:动词、修饰语、特殊词。

示例: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的“敲”字,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 翼彼新苗的“翼”,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含蓄美

言有尽而意无穷也”,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示例:李商隐《夜雨寄北》王昌龄《采莲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等。用典,令诗歌更含蓄。

六、心理描写美

诗歌在心理刻画方面常常精准而该要,经典的心理描写非常多。

示例:“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月移花影动,疑是玉人来。”“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先说写景美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等。

抒发感情的: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长风波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日夕秋风至,闻蝉但欲悲;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等。

写景的,让人如亲临其地;抒发感情的,让人感同深受,引起普世共鸣,这就是诗词之美,也是诗词之力量,更是诗词魅力之所在。

诗是人们抒发感情的载体,古代文化不像我们今天这么发达,大部分人的思想感情都顷注在诗词上,所以他们写的诗词水平极高。唐诗宋词,就是这两种文体鼎盛时期的结晶。古诗词到底美在什么地方,本人以为有以下几点:

1、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言浅意深,明白如话,大众容易接受。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不论描写什么事物,都上升到一个道德、思想、哲理、知识等高度,让人看了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灭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不急于求成,反复思考,仔细推敲,如贾岛驴背推敲。

才疏学浅,一已之见,不妥之处见谅。

谢谢邀请!古诗词之美,词句凝练,含蓄隽永,和仄押韵,对仗工整,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或用典隐示,或直抒胸臆,充分反映着古人超凡的哲学睿智、厚重的文学修养和喜怒哀乐忧的精神世界,对后人的学习、工作、修养、生活有着潜移默化、催人奋进、排遣抑郁、促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影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和精神财富。

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表达了抗金英雄岳飞为雪洗靖康之耻、壮怀抱国的远大志向,给人以热血喷脉、气吞万里的豪迈气概;再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直白的形式先写自己乘舟将与汪伦告别,又以踏歌声这种隐示的方式表达汪伦送别时的情景,后两句直抒友情,用桃花潭水的深千尺来与汪伦的送别深情作比,写出了诗人对友人送别的感激和彼此的深情厚谊;还有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前四句以儿子临行前母亲飞针引线,生动地描写了母亲的牵挂和母子别情。后两句则借小草表达了自己对母亲大爱回报的苍白与渺小,自己远离母亲,尽管对母亲充满着深深的感激,但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她老人家的养育大恩。整首诗情景感人,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写出了无数游子的心情。古典诗词中的美词美句美情美意充满了报国之志、纯洁友情和至深亲情等优秀文化基因,不愧为我国文学经典之作……

朋友,您也不妨列举读过的古代美诗,共同谈谈感想吧!


家人们春节团聚的排比句

春节,是我们家人团聚的时刻,是亲情的盛宴,是温暖的拥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相聚一堂,共享团圆的喜悦;我们共同品味着年夜饭的美味,传承着家族的美德;我们互相祝福,共同祈愿,希望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春节,是我们心灵的寄托,是我们情感的纽带,是我们家庭的红线。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会回到家的怀抱,与亲人们共度这个温馨的时刻。春节,让我们更加珍惜家人,更加感恩有你们的陪伴。

走向社会,哪首古诗对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因为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更是对生活的激进和激励,不管生活有多么的不如意多么平凡,我只是希望往后的歳月能够更加美好,心有期盼达到我的理想。

行路难,多歧路。可见人生的道路怎么走好,是一道大难题。在我走向社会安身立业之时,对我影响的古诗虽不少,但最深的是郑板桥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该诗提醒我做事要扎根现实,而不见异思迁、好高骛远;要持之以恒、而不能放松;面对各方面的困难打击,都能勇敢承受、不怕挫折。还有郑板桥本人清廉的品质也成为我学习的榜样!此生一路走来还算不错,当感恩板桥先生在天有灵!

古诗词美 美在什么地方(可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