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仓央嘉措作为一个僧侣会写这样多的情诗
仓央加措,是喇嘛不错,但他首先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他的血管里流动的是"热血"而不是"宗教教条";他的感官(感觉器官)也能观察和感知世界,也要"吃喝拉撒睡",也有爱与恨、是与非等情感和观念。他怎么就不可以作"诗"呢?
一切宗教神职人员,他们和你一样,都是肉体凡胎的血肉之躯。
五世++圆寂后仓央嘉措被认定为转世灵童,但是由于当时的特殊原因五世++的圆寂被隐瞒,仓央嘉措没有直接被接到布达拉宫做床,在自己家一直到了十几岁,这期间他有一个青梅竹马的伙伴,此时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将来的身份,就有了最初的情感。五世++一事败露以后他就被接到布达拉宫,但是只是被当做傀儡。后来有遇见一位他动心的女子。但是这两位女子都没有结果。后来仓央嘉措顿算是顿悟吧行使活佛职能,后传他在进京途中圆寂,也有说隐匿传法去了。
仓央嘉措一生最快乐的日子,就是儿时做牧童。
那时候他家族信奉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很自由,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可以放飞自我,喜欢自己所爱。
但是因缘聚会之下他成为了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六世++”喇嘛,坐进了布达拉宫成为了西藏最高的王。却也失去了一切自由,成为他人掌握权利的傀儡,又被黄教种种戒律所困,从此便抑郁寡欢。
于是他写下了诸多诗词,在诗的世界里他能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一》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走在拉萨街头,我是最浪漫的情郎。
《二》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三》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月,
我轻转过所有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
我磕长头拥抱尘埃,
不为朝佛,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细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 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只是, 就在那一夜,
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 舍弃了轮回,
只为, 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他是六世++喇嘛,更是一位动人心魄的情僧。他的情诗,令世人为之感动,历久而不衰。归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仓央嘉措的家乡盛崇红教,尊重爱情。公元1683年,即康熙二十二年,仓央嘉措出生在喜马拉雅山南坡一个叫门隅的古老小村落。在那里,世代居住的是乡情淳朴、与世无争的门巴族,他们信奉宁玛派(红教),尊重自然万物,相信因果轮回。在那里,宗教和爱情并不矛盾,他们认为宗教是心中的信仰,爱情是最美的童话,僧人与世俗女子结婚,并不是新奇之事。他们世世代代在那片美丽宁静的土地上,幸福的生活,自由地恋爱。
其二:仓央嘉措有过情窦初开的幸福童年。在仓央嘉措不满周岁的时候,已被第巴桑结嘉措派来的使者告知是五世++的转世灵童。但庆幸的是,仓央嘉措并没有立即被接往拉萨,而是跟着父母依旧生活在门隅,从两岁时被定期秘密送往巴桑寺学经。仓央嘉措,就是这样一边诵着经文,一边听着情歌,慢慢地长大了。在十三四岁这青翠年华里,仓央嘉措和心爱的女孩恋爱了,他品尝过初恋的甜蜜与幸福。
其三:仓央嘉措在权欲与爱情的抉择中,选择了后者。1967年,十五岁的仓央嘉措被桑结嘉措派来的使者匆匆接往拉萨布达拉宫,甚至来不及和心爱的姑娘说一句离别的话。以往转世灵童从四五岁起做床接受培训,而仓央嘉措在乡村呆了15年,平日严格枯燥的训练,让他自由奔放的心倍受折磨,仿佛就想待在一个牢笼里。尤其是当他得知心爱的姑娘披上嫁衣嫁做人妇时,沉浸在失恋的悲伤情绪里无法自拔。
后来,被囚禁5年的仓央嘉措从布达拉宫侧门溜出,在拉萨古城洋溢着温情的玛吉阿米酒馆里结识了美丽的琼结姑娘达娃卓玛,他以拓桑汪波情郎的身份,给她写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诗篇,表达了红尘男女美好的心愿。
仓央嘉措是一个度化众生的活佛,更是一个执着情爱的倜傥青年。正因为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方可写得出流传百世的情诗。
因为他的环境地位造就了他他如果一直是个牧童长大 或者从小出身在王宫贵族家里长大 就不一定会有现在的仓央嘉措。
就像有的人经历过大起大落 或者面对过死亡之后的人一样 会有不同于以往的想法 和很多的感悟。
仓央嘉措 从一个放牛的牧童变成布达拉宫的王 而这个王不是能吃喝玩乐想干嘛就干嘛的皇帝 只是没有自由的政治的牺牲品 而且自身还被宗教 信仰 被道德观所束缚的人 这个时候 只要是经历过普通生活的人 都会觉得放牛 流浪 甚至能喜欢一个女孩的美好
离开 被世俗世人所束缚 不离开 自己就是一牺牲品 就像唐僧爱上一个女人一样————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其实他的思想和想法都在他的作品里
他的诗 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还有……他的作品都是藏文 我们看到的都是学者翻译过来的 不能完全的代表他……
还有…… 见或者不见 不是他写的
有异议的不同想法的 评论区交流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