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一切看淡,一切随缘。你怎样看待这个观点
情感C位是个什么位?
如果A是从O岁二十岁的话,B就是从二十到四十岁。C位就是从四十岁到六十岁。
不知道这么分对不对?
能走到一起就是缘生,分开了就是缘灭,这就是随缘。
有人说前生三千个回眸才换得这一生的擦肩而过。
如果我这生用三万个回眸,下辈子不知是什么结果?
其实这句话就是心灵鸡汤,这么多的事,哪里能看的淡,怎么可能随缘?人生一辈子其实就是奋斗一辈子,只要人还有一口气,就有做不完的事,人越是上了年纪,就越是为家操不完的心,现在奶奶爷爷辈的就是一个看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都够忙活的了,别说看淡了,看不好就是问题。你看得到吗?还有,现在的长辈们都是长寿,但是,但是过了八十岁就要孩子照顾了,至少要随时看望,你能随缘爱咋咋地吗?简直就是瞎扯!
看淡一切,一切随缘。
这种超脱的大度,正是成熟年龄才有的精神收获。
年轻的时候,非常计较成败得失。那种影响,可能产生于课堂上的考试,100分里的分数排位,已经融入血液,呈现在生活中的所有事项中。
那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功利口号,看是直接表达,其实是在误导很多青年的学生,让他们从小就计较输赢得失,反而放松了做人的要求,降低了人品的分值高度。
读书时,冲击前三名。工作中,火拼业绩排位。那种风风火火,冲冲杀杀,目中无人,看似潇洒的日程表,还是翻过了工作日志上的最后一页。终于,交出了职位接力棒,退休还家。
这时候在回望过往,心情会完全不一样,似乎多了一番云淡风轻,平水如镜的感觉。
这时候,你坐在家里的躺椅上,回想工作时的职场状况,会少去许多功利色彩,多出几分冷静的思考,自然,会上升到淡看人生的高度。
对当年的冲动,对年青时的抱怨,会有一些检讨。换成眼下,会放弃一些功利之争,会平息一些权利的争夺,会更理解对方,体谅领导一些。
看淡利弊烦心事,
换回轻松好心情。
现在社会,对人的利益腐蚀还是很强的,职场上功利横行,金钱霸市,假话成风。其实,并不是大家欣赏的风气,而一旦退下来,会有一些反省和沉思。
看淡一切,一切随缘。正是一种洁身自好,总结职场拼杀的过去,向往美好未来的心得,它会让你重拾生活的真与善。当昨天,放任自己随波逐流时的烦恼过去后,今天,会更珍惜生命中的原本,为自我革新的心脑重新充值。
相信,余下的人生,会艳如绚丽无比的夕阳晚霞,光亮无比。
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能够领悟人生真谛!
不惯照镜的我,偶然从镜子里发现自己已添加几缕白发,望着镜子里的自己,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渐渐老去的我,青春也犹如青天一缕阳光,和煦而短暂,人生旅途经历很多酸甜苦辣咸,也慢慢地接近终点站!
曾几何时,我拥有远大的抱负,凛然傲气,向着远大目标而奔!然而,岁月总是太过匆忙,转眼已经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既然世事已擦肩而过,我又何必为昨天而伤神呢!是时候和昨天告别了,忘记一切的不如意,原谅所有的东西!
余生很短很贵,我要善待他人、善待自己。悠悠岁月度余生,红尘嚣嚣又一春。努力修炼一颗仁爱之心,淡然面对现实,简单而活……
以我个人的经历,觉得确实是这样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深会阅历的加深,对很多问题,主观上都能够理解,看得开,客观上自然也能够正确的对待了。
借用一下时下非常流行的仓央嘉措的诗句“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也许,大家都会觉得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可是现实中,得遇到多少坎坷,经历多少苦难和挫折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呀?而又需要多少的心路才能真正遇事想得开看得开呀。
一个人来到这世上,需要经历的太多了。年少不更事,痛苦自然多喽。最主要的可能就是功名利禄、婚姻事业等这几种情况了吧。
人生在世,就要有所建树,要有成就,要赚钱----这好像千百年来国人的传统思想吧。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也许这句话有些片面,可是谁的心底深处又不是这么想的呢。所谓“成名要趁早”。所以年轻时大家拼命工作,费尽心思,只想成功。至中间不乏争锋斗狠,有的甚至不择手段。成功的眉开眼笑,失败的垂头丧气,有的甚至一度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然而最能令人想不开的应该还是一个“情”字吧,试问,哪个人没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伤怀呢。那些写在小说电视剧里的冤家们,到了最后,很多都能够一笑泯恩仇。因为什么?各自有了社会经历,想开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化了。归根结底还不是时间抹平了心灵的创伤!
年轻时候我们曾经因之痛苦不堪寻死觅活的许多事情,到老了忽然回忆起来,竟然觉得是那么的不值得,甚至觉得好好笑。所以每当朋友聚会偶尔谈起曾经的一些矛盾,不需解释自然就会付之一笑而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