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带三娃出门玩的说说
1.一个人带着三个娃娃出门,真的是非常的无奈,三个娃娃调皮捣蛋,让自己手足无措!
2.一人带着三娃出门,身心特别的疲惫,也特别的劳累,让自己感觉到无法控制自己!
3.这种场面真的是太热闹了,一个人带着三个娃娃出门,顾得了这个,又顾不了这个,让自己真的是身心难受!
突然看到这两天天津上海都出现新冠本土病例,是不是天凉的原因
天津上海出现的新冠病例,个人认为是“境外进口冷冻食品”惹的货,与天凉没有什么关系,但确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先来看看最近国内疫情最新情况,确实值得重视: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4个高风险地区,5个中风险地区,除了新疆部分地区外,还包括安徽、上海、天津。其中天津是两个冷链物流区。
再来回顾一下天津和上海此次疫情的起源:
天津出现疫情的地方是滨海新区汉沽街,是一名冷链运输搬运工人。此次疫情,打破了天津142天的平静,而矛头直接指向“冷链物流”。
天津口岸在全国冷链物流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几个数字可以说明:天津口岸进口冻肉占全国肉类进口的1/3,就在今年疫情异常复杂的情况下,天津口岸1-9月进口冻品达217.6万吨。
从天津近日查出的本土确诊病例以及无症状感染者,均与天津海联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冷库高度关联。
所以,从天津的情况看,这与天气变凉,气温降低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冷链,是“境外输入”。
上海的病例是在11月9日确诊的,本土新增1例,其职业是浦东机场货运站的搬运工,而且随后在11月10日,安徽阜阳确诊1例,经查实,正是上海确诊这一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所以,不论是天津还是上海,以至于安徽的关联病例,无一例外都是“冷链”的受害者,所以,严防进口冷冻食品,严防境外输入依然是当下的重中之重。
当前,中国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全球疫情第二波已经真真实实地到来,美国每天依然以15万左右的新增确诊遥遥领先,目前已经累计确诊1070万人,死亡24万多。而欧洲多个国家,疫情也越来越严重。
钟南山院士前不久曾经说过:
随着天气的变冷,除了南非、澳大利亚等南半球国家外,大部分北半球国家的疫情情况都会加重。
的确低温、寒冷更容易让新冠病毒存活更长的时间,但钟南山表示,中国暴发第二次疫情的可能性很低。因为,中国有强有力的防疫措施,中国可以因为一个人的疫情而封一座城,可以因为1例新冠确诊,对成千上万的人进行核算检测,所以,大家是可以放心的,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只要继续加强个人防护即可!
根本原因是进口冷链食品感染的病毒,但是和气温下降有一定的关系。温度低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欧美各国随着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又迎来第二波疫情,表明低温会使人们相对更易感染,所以我们更应该小心,切忌麻痹心理,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
可以肯定的回答:不是主要原因!虽然新冠这次是趁“冷”而入,但不是因为气候变冷,而是“冷链运输”【进口冷冻食品】!但有一定关系!就好比给病毒自然添加了化学药剂增加了它的“保质期”。冬季低温造成“非冷链”趋于“冷链”效果。近期国际疫情严重,境外货品被污染风险加大;冬季气温低,病毒在集装箱、货柜表面存活时间就会延长,接触这些冷冻环境下的物品,感染风险就会增加。
近日天津滨海新区汉沽街出现一例确诊病例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系一名冷链运输搬运工人。
冷链配送给病毒创造了一个它很喜欢的潜伏环境,食品本身不会产生病毒但可以成为病毒的传播载体,形成以物传人,尤其“冷”环境下是病毒适宜长期存活的环境。有关报道指出此次确诊病例装卸的货物为【德国进口冷冻猪肘】在其搬运的货物外包装及冷库门把手上检测到病毒呈阳性,因此可以看出搬运工人是在操作装卸过程中被病毒感染。
再看上海的确诊病例,【上海浦东新区报告1例疑似病例,经过复核,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结合影像学表现,诊断为确诊病例。病例王某某,男,51岁,11月8日13:45分因发热、鼻塞等症状,至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9日上午进行隔离治疗。该病例在浦东机场从事搬运工作。】截至11月9日17时,经排查,该病例有家庭成员、单位同事等26名密切接触者目前已全部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完成首次核酸采样。23名密切接触者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中4名家属全部阴性。16名同事全部阴性,3名市场相关人员阴性,其余3名市场相关人员尚在等待检测结果。已排查到密接的密接181人,其中106人已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其余75人正在闭环转运中。
同样是搬运工人,无接触冷冻食品,但个人分析推测认为其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应该与外放输入有关联。
天气转冷,无疑对于病毒的存活是有利的但不会因为天气变冷而出现病毒,在我看来国外防疫未可控,外放输入不仅仅是防人,物品也同样可以成为病毒的传播载体,因此防物也至关重要,对于在此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尤其是直接近距离接触作业人员,个人的防护意识措施都要完善加强,不给病毒以任何可乘之机,国内防疫政策好,检测及时布防迅速精准,追溯源头可谓面面俱到,源头检测严搞就是切断病毒传播的重中之重!
综上结论:天凉给病毒创造了一个更易于长时间存活的环境,但传播风险的源头仍是国外疫情严重所造成对物的污染,以至于病毒不断出现传播,另外口岸城市本身外放输入压力大,这也相对增加了感染风险。个人观点有不足也有待商榷望多指正。
1.突然看到这两天天津上海都出现本土病例,是不是天凉的原因?
国内第一波疫情在今年4月份已经顺利结束。然而,秋天快要结束,冬天即将来临,除了新疆的喀什,如今天津和上海也陆续出现了疫情的反弹。
炎热天气对于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寒冷天气却截然相反,天气越冷,病毒的复制能力越强。特别是在冷链运输的情况下,在加工过程里被感染的进口海产品,容易通过物传人,把病毒传播下去。
11月8日,天津新增一名确诊病例,患者是海联冷冻食品的装卸工人,曾经参与过进口冷冻食品的搬运工作。11月9日天津新增一名无症状感染者,到过冷库拉货。11月10日,天津一名冷链从业人员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
由此可见,这三名感染者都直接或者是间接接触过,经过冷链运输的进口海产品,青岛疫情跟进口冷链相关。
上海机场的一名搬运工被确诊,但是患者没有接触过冷冻食品,感染源头还在排查当中。
3.冷链运输或成疫情传播新途径,疫情防控做好这几点
这并不是第一起由冷链运输引发的疫情了,之前青岛疫情的两名感染者,是大港公司的装卸员,曾经搬运过冷冻海鲜。
对于进口产品除了抽样检查,各环节的检测也不能遗漏,避免受感染的产品流入市场,引发新一轮的感染。
一些感染者是在应检尽检的排查中发现的,比如青岛的两名工人,这次天津疫情也是因为病毒通过冷链完成物传人的传播,所以对于高风险人群,一定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