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孙悟空缺点的句子

1、爱慕虚名、急功近利

吴承恩在刻画孙悟空人物性格时,考虑到了人性的两面性,所以也赋予了孙悟空一些人性的弱点,比如孙悟空在学艺时,总想一天学会所有的东西,还有贪图名号,比如在花果山自封为“美猴王”,后有封为“齐天大圣”,追命头衔,虚名。

2、桀骜不驯、好争好斗

比如大闹天宫就把他的性格弱点暴露的淋漓尽致,还有,唐僧刚首孙悟空的时候,根本不服驯化,即使观音菩萨给其带上紧箍咒,还想持金箍棒打死唐僧,在于妖怪战斗中,总想马上见分晓,遇事总是打为主,从未和解解决战斗。

3、狂妄自大、人缘极差

孙悟空凭借一身本领,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比如总把玉皇大帝叫“玉帝老儿”,甚至不把如来放在眼里,以为自己一个筋斗云天下无敌,其实还是在如来手掌心里打转,撒一泡尿以为自己到了天边了。

各路神仙没有一个和他关系好的,见到总想躲的远远的,比如地府阎王、太上老君等,总是避之不及,即使有神仙出手相助,也是奉命行事或者不堪其骚扰,不得已而为之,没有谁愿意心甘情愿站在朋友的立场去帮助他。

为什么莫言在获得诺奖后新作难产

获诺奖之后的5年过去,为何迟迟没有新作,莫言请大家不要着急,他说自己没有停下来精进自己的作品,论及新作,他谈到自己的不变与变,“我的新作,和我已发表的作品都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有一些东西没变,因为我这个人没有变。但是肯定有一些新的变化,因为时代变了,我也跟着变了。”

为什么莫言在获得诺奖后新作难产 - 句子网

近段时间,莫言在整理以前的笔记与旧作。整理过程中,发现1984-1986年这两年,当时还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读书的他,白天听课,晚上写作,两年之内写了十几部中篇,共80多万字作品,像《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都是在那个期间写的。他感叹那真是精力与创作力旺盛的一段时光。而现在的他,感觉两年十分漫长,5年也是一晃而过。

他透露,今年上半年开始拿起笔来写,偶尔写点小的东西,热热笔。写了一个散文,回忆当年老教授讲课的事,还写了一篇《学书漫谈》,关于朗读与呐喊。

莫言说,自己虽然年过六十,但依然有写伟大文学的梦想。“我一直认为自己应该写出一部更好的作品,让它真正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但他也坦言,写作就如攀高山,往往爬不到顶就泄气了,“所以这对于作家的毅力、财力、精力都是考验。”他说,梦想还在,时常在梦里还都是在创作,“经常梦见一部经典作品就要收尾了,也经常在梦里被自己写出来的句子惊醒,感叹怎么写得这么好,可醒来以后发现什么都没有。”在莫言看来,只要梦还在,创作就不会熄,“如果一个作家没有这种写经典文学的梦想,那么我想我可以搁笔了。正因为有这种热情和实力,我还是要写下去。”


莫言曾说过一句话,叫常怀感恩之心。我对它的理解就是懂得珍惜,懂得知足,懂得感恩。诺贝尔文学奖算是文学界中至高无上的肯定与荣誉,于一个作家来说,也算终身成就奖了。在用尽力气去追命逐利,实在无必要。再者,莫言本身不算多么高产的作家。要写出一部与《蛙》和《红高粱》媲美的作品,也是需要时间与心血的。

什么是难产?

难产是指,一个孕育成熟的作品,在它即将临产的那一刻,受到了某种阻力,而不能顺利地出版。一个有良心的艺术家,本着为自己负责,为人民负责的态度,他不能粗制滥造。

在他构思一个作品的时候,他需要考虑使用哪种语言,运用怎样的叙事方式,塑造怎样的人物形象去表达一个主题,还要考虑运用怎样的细节,和怎样的写景去烘托气氛。在这整个的过程,他是在孕育,在吸收各种营养成分,使他的作品渐渐的成熟。就像母腹中孕育的一个婴孩,这个不叫难产,这个叫做完善!

任何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横空出世,都要经过这种孕育过程。

为什么莫言在获得诺奖后新作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