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描写农民辛苦劳动的句子(两句)
表明劳作艰辛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解释:白居易的《观刈麦》:
①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②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③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近乎变态心理的句子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④揭示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家田输税尽.⑤作者对农家同情和关心的诗句是: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⑥白居易的《观刈麦》中写炎热的天气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⑦表明劳作艰辛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⑧《观刈麦》中正面描写刈麦时的辛苦与紧张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农村农民辛苦七律打油诗
有关描写农民辛苦劳动的七言唐诗有:
唐代诗人戴叔伦(732~789) 字幼公。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其诗作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与人民生活的困苦。如《女耕田行》: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长兄从军未娶嫂。
去年灾疫牛囤空,截绢买刀都市中。
头巾掩面畏人识,以刀代牛谁与同!
姊妹相携心正苦,不见路人惟见土,
疏通畦垅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
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
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滿衣。
【赏析】
这首诗写两个贫苦的姑娘用刀斫地来代替驾牛耕田,表现了作者对她们的同情,也反映了当时农村遭到破坏的情景。
【注释】
乳燕~新生的小燕
不及犁~没有用犁耕过。
翻作泥~翻成松土。
长兄~指大哥。从军~当兵。
牛囤~牛栏。这一句是说:去年,牛传染了瘟疫死掉了。
截绢~剪下绢来,为的是换钱来买刀。
畏人识~怕被人认出来是谁。
姊妹相携…姊妹俩一道用刀斫地,心里充满了苦楚。
不见路人…一心低头斫地,不去看过路的人。
疏通~整理。畦~田间的分区。垅~田间分开地块儿的田埂。
沟塍~田沟和田埂。时雨~季节性的好雨。
日正南冈~指太阳正午。下饷~收工吃饭。
朝雉~指求偶的野鸡。
余芳~剩下来的花。后三句是连贯的,指野鸡已经求偶,百花已经开尽,春天将要过去了,两位姑凉看着,不免引起一系列痛苦的联想,悲伤得流下眼泪来…
七律 《农民工》
走南闯北计生谋,春夏秋冬汗水流。
卧雪眠霜辛苦奉,顶风沐雨累乏稠。
披星戴月宏图现,起早贪黑美景遒。
智慧赢来丰厚果,丰碑座座九州留。
背乡离井走天涯,异地谋生舍弃家。
父母暮年独故里,孩童幼小变孤娃。
风餐露宿时光迫,起早贪黑日月乏。
无数亲情随水去,望星流泪挂爹妈。
你对农村办“白事”时,大摆宴席怎么看
农村白事大摆宴席:虽然中国民族众多,风俗各异,但办事不管长辈或晚辈不论是病死,或者老终但终究和办喜事天地之别,成了喜庆,有点丧失良心,本者生前尽孝,厚养薄葬的道理,死者安息,生者安心!
农村白事大摆宴席都是给活人看,死人躺那里什么也不知道,都是为自己名誉而摆宴席。有的人是老人活着不孝敬,死了大摆宴席是为给自己撑面子,现在70岁以上的大多数农村老人都是小时候受过苦日子的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一辈子农活,吃饭穿衣都很节俭。现在社会主义这么好,老人在世能看着老人吃好,就多给孝敬点,有条件能让老人高兴或旅游的可以带着转转看外面的世界,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这就是孝敬。
别等老人去世了杀猪,宰牛,宰羊的大摆宴席,好酒好烟,请那些演艺公司唱几天,到那个时候亡人躺棺木里什么都看不见,什么也吃不到一口,别活着不孝死了乱叫,那有什么意思,摆酒席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而行,别打肿脸充胖子,最后难受的还是自己。但是不摆是不行的,必须招待感谢街坊四邻,送走亡人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