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表示“悲伤绝望”的句子有哪些
1、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小雅·采薇》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4、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8、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9、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诗经·周南·卷耳》 10、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诗经·周南·卷耳》 11、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诗经·周南·卷耳》 12、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诗经·曹风·蜉蝣》 13、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国风·邶风·击鼓》 14、忧心烈烈,载饥载渴。——《诗经·小雅·采薇》 15、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诗经·曹风·蜉蝣》
为什么人有时候会喜欢沉溺在悲伤难过情绪低落的状态,而不愿意走出来
悲伤容易上瘾,其实很多人都喜欢在感情中“自虐”。
当我们在经历某些刺激活动(恐惧、兴奋、紧张、悲伤)的时候,身体会分泌荷尔蒙(肾上腺素等),提高人的各项机能也应付复杂的环境。高兴时候有,伤心时候也有,只是种类不同。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这些荷尔蒙的功能是唤醒我们的知觉与刺激我们的情感,当我们有负面情绪的时候,这些激素的升高会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但持续性的升高就会导致疾病。
大家都知道,坐过山车、跳楼机等刺激运动,肾上腺增加,我们往往会迷恋那种心跳加快的刺激感。悲伤也一样,会让有些人迷恋,甚至沉沦在里面,所以悲伤会上瘾。
长期沉溺在悲伤中容易诱发忧郁症!
虽说遇到痛苦、悲伤的事,我们常教人要看开、放下,但实际上,要做到这一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要能“看开”,首先我们要“看尽”;要能“放下”,首先我们要先“得到”或“绝望”。不消说,“看尽”是很难的,不仅因为人有局限和盲点,更重要的是人容易自欺,有些事怎么都不愿让自己看到。而要“得到”本身就不易,更遑论“求而不得”后的最终“绝望”,人的心是最难死的,要让一个人最终接受他真的无法得到的事实,非常难。
当我们还没“看尽”,还没“绝望”的时候,潜意识便会一直萦绕于这件事之上,这时我们有可能会一直反复咀嚼经历的事实,体会内心产生的情绪,思虑那种种的如果与可能。这样做,一方面是我们的防御机制在起作用——我们太希望能够改变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实了,于是不停地想去找到一条可能的出路来安慰自己,鼓舞信心。但另一方面,也是潜意识在帮助我们充分“看尽”事实,为未来的“看开”做好先期准备。
而同样的,想让自己“绝望”,人就得让自己反复体验“触到谷底,再无可能”之感。这一过程中,我们的潜意识会让自己一直沉溺于悲伤难过情绪低落的状态之中,这同样一方面是防御机制的作用——如果我一直不放弃,会不会这件事就还有可能,这个人就还会留在身边,哪怕只是留在我心里?这本质上是一种反抗,一种不接纳。但另一方面,通过这样长时间的体验,感性最终会慢慢意识到:我已经苦够了,再怎么苦事实也不会改变,这个人也不会回来了,我还是继续向前走吧。这样的情绪沉溺,也是潜意识在帮助我们充分体验“绝望”,为未来的“放下”做准备。
只要不放弃努力前进,我们总有一天会看开,放下,所以,不要太着急催逼自己。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欢迎关注我的个人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
感谢邀请!
有这样一个案例,小李结婚有两年了,婚后感觉总是和老婆吵架,任何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老婆都会唠叨他,自己实在忍受不了的时候,就会和老婆吵上几句。突然有一天,他和老婆说,自己的左边耳朵听不到任何声音了。老婆吓坏了,赶紧去医院给小李检查,可是医生检查了半天,没查出任何问题。
老婆问小李究竟能不能听到,小李可怜巴巴地说,是真的听不到,只有一只耳朵能听。
这检查不出问题,只能回家休养。从那天以后,老婆也不唠叨他了,两人也不吵架了,并且老婆还要时时照顾小李,唯恐他另一只耳朵也突然听不到。
其实,小李的这只耳朵没有出任何问题,从心理学上来讲,他是一种心源性疾病,换句话说,是因为内心对老婆唠叨的反抗,通过“耳聋”这样的生理病态反应出来。
大家可以发现,小李“耳聋”之后,老婆不唠叨了,还每天温柔的照顾自己,两人不用吵架,而自己也没有太多的损失,只是“一只耳朵听不到”了而已。
我们通常说,如果一个人沉溺在一种情绪或者状态中不肯走出来,那说明,他在这样的状态中,有所收获。
或许在别人看来,他好痛苦,总是那么悲伤,但从他的角度来说,他也享受这样的状态,可以得到大家的同情和安慰,满足了自己被关注的需求,或许这段时间在学习上、工作上有所失误,大家也不会过多的埋怨他,他自己也会原谅自己,因为心情不好。
由此可见,这样的人,在情绪管理上,是非常不成熟的,也更看不到真正的自己。
于际敬,《易思维问题解决》创始人,知名心理专家,《爱情保卫战》等多家电视节目邀请嘉宾,从业20余年,上千小时咨询个案
欢迎关注头条号:心理专家于际敬
现在要学会走出来,这样放开自己,又放过别人,以许别人也有难言,但是不小心伤害了你,没有谁愿意伤害谁,都有她的不得意,原谅她的难,放开自己,请走出来吧!她一定很开心,因为你的难过她也是一生的痛苦,你走出来,她也会慢慢好起来,就像佛祖说的,放生吧!佛祖会保佑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