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东西怎么办?
当孩子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时候,该怎么处理呢?
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如果你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时一定不能视而不管,除了分析具体的原因,作为父母一定要这样做:
父母要保持冷静,不急于责备,充分了解情况,父母这时一定要鼓励孩子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能侵占。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必须经过主人的同意才可以拿,如果没有经过主人同意就“偷拿”的行为是不对的。
动之以情,激发孩子的同情心。父母在晓之以理后要试着孩子感受别人因为心爱的东西不见了的伤心难过的情绪,来诱发孩子的“内疚感”,使孩子对受害者产生同情,这样能更有效地矫正孩子地偷窃行为。
要适当管教,但是不能太过严格,因为在孩子的概念里,并没有“偷窃”的概念。所以适当管教后一定注意不要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以免伤害他的自尊心。
鼓励孩子归还别人的东西。父母除了让孩子分清是非观以外,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也非常重要,父母要鼓励孩子自动并自愿归还物品。
给孩子更多关爱。其实孩子出现这种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父母的情感关注和爱。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时常关注孩子,让他感受你的关注,让他有足够的安全感。做父母的一定要用积极的观点看待孩子的成长,成长路上的用心陪伴和教育一定会让他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好孩子。
孩子偷东西怎么惩罚合适?
1、发挥榜样的作用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第一任老师,你的行为也将影响着孩子的举动。如果你想要孩子从小有个好习惯,不妨在生活中先树立自己的榜样,才能提前杜绝孩子做出错误的行为。另外,孩子在犯错以后更是害怕惩罚的,如果你不耐心更智慧让孩子因为害怕,不敢说出真相从而撒谎。
2、让孩子知道后果
如果你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时候,先别急着骂,你可以先询问孩子拿东西的原因。并告诉孩子偷东西的后果是什么,在拿别人东西的时候没经过他人同意,更会伤害到别人,甚至会对你失去了信任或者不跟你玩。一个有负责任的父母应该是诚实理智的提供适当的指导。

3、帮孩子建立“物权意识”
“物权意识”也就是告诉孩子,什么样的东西是自己的,什么样的东西不是自己的,如果你想要拿别人的东西,需要先问东西的主人同意后才可以。如果是需要花钱的东西,需要告诉父母,让父母给你买,如果孩子没养成这方面的约束力,到了外面就会想“拿”什么就“拿”什么,规范孩子的最好的方法当然是立规矩。
小孩偷东西,按法律规定可以如下处理:
1.
未成年学生有偷窃少量财物,情节轻微的,可以由学校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手段对该未成年人进行管教;
2.
未成年人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应当对该未成年人进行矫治;
3.
不满16周岁的小孩偷东西,不予刑事处罚,需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第一次发现孩子偷东西怎么引导?
在发现孩子第一次偷东西后,父母应该打开自我检查模式,思考对孩子的控制是否过于严格,或者是否没有关于如何避免偷东西的教育,或者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是否存在冲突,这让孩子感到报复,或者父母是否对孩子漠不关心,孩子是否打算通过偷窃获得关注。
记住,不要因为孩子偷东西是错误的想法而责骂、恐吓甚至与孩子打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孩子偷东西怎么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孩子偷东西怎么办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