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族遗传高血压,平时该怎么预防
有高血压家族史,患高血压的几率会比一般人高,但是如果注重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可以不得高血压的。
预防高血压的主要措施有:
1、低盐低脂饮食。要控制食盐的摄入,因为盐摄入过多,可引起血压升高,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6克。此外,还要注意隐形盐的摄入,咸菜、腊肉、咸蛋等腌制食品含盐量高,要少吃或不吃。甜面酱、味精、鸡精中都含有钠。日常购买食品时要注意看食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看一看钠的含量,一般400毫克钠相当于1克盐。
2、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油条、油饼、薯片、糖果、饼干、罐头、饮料等高热量的食物,以免引起血糖、血脂升高,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3、改变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坚持合理运动,如跳舞、打球、骑自行车、慢跑、快步走、游泳等,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一周运动5天。
4、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总是陷入焦虑、抑郁、愤怒的情绪中。
5、戒烟,少喝酒,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谢邀.
有家族遗传的高血压一般指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危害极大,主要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其最大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可导致脑出血等脑卒中以及慢性脑缺血,心衰、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猝死等心脏病,高血压肾病以及尿毒症、血压急剧升高视网膜出血等等,危害极大,全世界发病率非常高, 权衡利弊预防带来好处多多,高血压急症在ICU抢救比较常见.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为多因素,可大致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高血压。一般认为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约占60%。
1、遗传因素 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特性,统计调查显示父母均患高血压,子女发病的概率高达46%,询问病史,大约60%高血压患者可有高血压家族病史。
2、环境因素
①.日常饮食
高血压患病率与钠盐平均摄入量显著有关,摄入钠盐越多,高血压患病率越高。钾摄人量与血压呈负相关。饮食中钙对血压的影响尚有争议,大多数人一致认为饮食低钙与高血压发生有关。高蛋白质摄人可导致血压升高,不管是动物蛋白质还是植物蛋白质。食物中的高脂肪酸,不管是饱和脂肪酸还是不饱和脂肪酸比值较高也属于升压因素。饮酒量与血压水平明显相关,尤其是与收缩压,每天饮酒量超过50g乙醇者高血压发病率显著升高。
②.精神压力过大,环境刺激:城市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超过体力劳动者,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听力敏感性减退者患高血压也较多。高血压患者经休息后往往症状和血压可获得一定改善。
(三)其他因素
1.体重 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体重常是衡量肥胖程度的措标,一般采用体重指数(BMI),即体重(kg)/身高(m2)(20~24为正常范围)。高血压患者约1/3有不同程度肥胖。肥胖的类型与高血压发生关系密切,腹型肥胖者容易发生高血压。
2.避孕药 服避孕药妇女血压升高发生率及程度与服用时间长短有关。35 岁以上妇女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口服避孕药引起的高血压一般为轻度,并且可逆转,在终止避孕药后3~6个月血压常恢复正常。
3.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该病是指睡眠期间反复发作呼吸暂停,该病睡觉打呼噜特别明显,此病患者50%有高血压,血压高度与SAHS病程有关。
预防则从发病原因上入手: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得了高血压,只能控制血压,减少或者防止高血压病人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故重在预防,而且遗传因素我们也无力改变,故预防主要是从环境因素入手,预防适用于所有无高血压或者有高血压患者,包括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
①控制体重:尽可能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5。体重降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
②限制钠盐的摄入:我们饮食中大约80%钠盐来自烹调用盐和各种腌制品,所以应限制烹调用盐,每人每天摄入食盐量不超过6g为好。
③补充钙和钾盐:每人每日吃新鲜蔬菜400~500g,喝牛奶500ml ,可以补充钾1000mg和钙400mg。
④减少脂肪摄人:饮食中的脂肪量应该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
⑤戒烟、限制饮酒:饮酒量每日不可超过相当于50g乙醇的量。
⑥多参加体育运动: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稳定血压水平。比较理想的运动方式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慢跑或步行,一般每周3 ~5次,每次20~60分钟。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作为商业用途!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用药的依据,不能代替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建议,如有身体不舒服,请及时就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血压遗传怎么办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血压遗传怎么办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