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有什么好吃的?
好吧,作为一名赣榆土生土长的孩子,我是从小喝“糊涂”,啃煎饼长大的,下面由我来说一下赣榆的特色小吃吧,有不足的地方欢迎补充!
制作材料有辣椒、黄豆、小麦、花生仁等,主要通过将原料煮熟、发酵、磨糊、团饼、晾晒等工序制成。因含盐,易于收藏,深受本地群众喜爱。
炒米,就是将糯米淘好浸泡滤干后翻炒而成。赣榆地区至今保留烧炒米水待客的习俗,烧好的炒米水色泽清亮透黄、又香又脆、满室飘香。炒米糕是赣榆一种特色小吃,主要将炒米和绵白糖粘制成块状,做成的炒米糕香脆可口,耐充饥,深得群众喜爱。
姐猴的食用价值非常高,尤以刚出土的若虫含蛋白质最高,是很好的营养品,许多高档酒店已把它摆上餐桌,作为保健食品和难得的野味佳肴。姐猴除了食用价值外,还具有益精壮阳、止渴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癌等药用价值。姐猴油炸后香酥可口,别有风味。
黄鲫俗名麻口前、毛口国、烤子鱼等。肉质细嫩,肉味甜美,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适合各类人群食用。黄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味甘、平、温,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湿利水、补虚赢、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
又叫“渣腐饭”,可做菜也可做饭。做法简单,配料都是赣榆本地土产,一般有七种:黄豆面、豆芽,萝卜、菠菜、白菜、花生米、荠菜,还可加上晒干的扁豆角或地瓜叶子。做法简单:先将豆沫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入各种菜,撒上盐煮熟即可。
又叫蟹渣,是一种既普通又特殊的渔家小菜。原料多为梭子蟹,加盐捣碎封闭发酵而成,制作工艺简单,拥有一股咸香,既能生吃又能熟吃。最适合配吃馒头煎饼和面条等面食。
虾酱,赣榆地区一种传统酱制海鲜调料品。据传,虾酱始酿于元末明初时期。是以近海阴阳水交汇处生长的新鲜糠虾(麻虾)为原料,加入盐发酵而成。虾酱颜色紫红,呈黏稠状,气味鲜香,无腥味,酱质细腻,咸度适中。赣榆县沿海渔民制作虾酱的历史悠久,而其中尤以宋庄镇的沿海渔民最为知名,制作的虾酱用料、质地、口感都属于上乘,是连云港市地方十大名吃之一。食用方法有:鸡蛋蒸虾酱、虾酱炖豆腐、辣椒蒸虾酱、鸡蛋虾酱饼等。
赣榆独有的一种海生的软体壳类生物,壳薄而脆,是潮间带底栖动物,生活在中低潮区泥沙质或泥质的滩涂上,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成份,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之功能。吃法主要有水煮、呛拌、腌成咸泥溜,一般拌用蒜泥和酱油。
煎饼是赣榆地区地方土特食品和传统家常主食,因其薄如纸、脆如酥、少水份、耐贮存而久负盛名的。历史悠久,创制年代已难以考证,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多用小麦糊、面粉、黄豆粉、玉米粉、地瓜粉等为原料,借助铁质鏊子草火摊制而成,工艺讲究。食用方法有:煎饼卷油条、凉粉;煎饼卷大葱、虾皮;煎饼卷干鱼等。
按品种分类,可分为豆沫糊涂、瓜干糊涂、地瓜糊涂、大米糊涂、粉末糊涂等。按口味又可分咸、淡两种。主要用料是水、杂粮面、大米和黄豆、豌豆、花生碎。豆沫糊涂做法简单,黄豆、豌豆、花生碎同水一起煮开,再放入大米、杂粮面,待到沸腾,小火慢熬半个钟头,撒些细盐即成。
烧饽是极具赣榆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方言又称“酥烧”。酥烧饽的工序极繁琐,发酵过的面和好之后,轻轻揉成一张薄薄的面饼,把备好的葱花精细均匀地摊放在面饼之上,渐次将面饼卷成筒状,每卷一圈,往上刷一层油,然后切成一段一段,再揉成团状,放在油锅里汆炸,待到呈赭红色即可。烧饽不光色泽诱人,更是百嚼不厌,一般为即食或卷在煎饼里吃。
海瓜子是一种在滨海滩涂生长的白色小蛤蜊,因状如南瓜子而得名,学名“梅蛤”,也称“虹彩明樱蛤”、“扁蛤”。 海瓜子壳甚薄,体表有粘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钙等多种营养成份。海瓜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平咳喘等功能。
山东省出过哪些将军?
谢邀!
山东省出的将军太多了,上将19人,中将78人,少将84人。下面主要介绍一下上将和开国将军。
李耀文 海军上将,开国少将(1918.5.1-2018年4月10日)山东荣成成山区一村人,原名张锡绅)1988.09.01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七七事变”后,李耀文在胶东、鲁中、鲁南参与多场战斗。1938年1月后,参加了胶东5个月反投降战役及多次反“扫荡”战斗。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山东军区组织野战兵团。李耀文担任警备第四旅政委,参加了山东军民大反攻。12月,任鲁中军区第九师政委。后来,他相继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战役。1948年5月,他任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11月,八纵参加淮海战役。随后八纵改为26军,参加完渡江战役后,李耀文升任26军政委。1950年10月中旬,正在负责上海守备任务的26军奉军委命令,参加抗美援朝,经常半夜起来放哨,与战士同吃一锅饭。训练场上,他身背冲锋枪,腰挎手榴弹,不怕风吹日晒,摸、爬、滚、打。当兵一个月,4次冲锋枪实弹射击,弹无虚发。1970年4月,周恩来总理批示,调李耀文到外交部任军代表、副部长。后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刘振华上将,开国少将( 1921.7.1-,山东泰安大吴村人,原名刘培一),1988.09.01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是开国少将。1940年8月,刘振华任山东省纵队4支队2营分支书记,在攻打莱芜寨里战斗中,刘振华率领“钢八连”突击队,与兄弟部队一起消灭了100多名鬼子和全部伪军。因多次指挥出色被称为“能打仗的政工干部”解放战争时期,刘振华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中,刘振华所在的三纵队参加了夺取锦州的战斗,七师担负突击任务。他和参谋长苟在松率领十九团突击队,仅用15分钟就在城北撕开了突破口登城成功。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我军胜利解放锦州,带兵强行登陆解放海南岛。
王海(1925.12.21-,山东烟台人,原名王永昌),1988.09.01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他是爆脾气将军,曾经连扇上级两耳光,毛主席连升其三级当司令。
张万年(1928年8月1日-2015年1月14日)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1945年0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08月入伍,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文化,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5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宋清渭(1929.3-)山东陵县郑家寨乡大吴村人,原名宋清湖),1994.05晋升为上将军衔。先后参加了德州、商河、晏城、津南、昌潍、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福州等战役战斗。1947年荣立一等功,并先后六次荣立三等功。
徐福到日本是不是真的?
朋友,你好,对于你说的问题,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助到你。
徐福,本名议,字君旁,齐国琅琊人(今江苏省赣榆县),是一个道家方士。据《史记》记载,徐福曾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和三十七年(前219和前210年),先后两次出海到三神山求仙药,并在第二次出海,到了“平原广泽”之地后,自立为王,再也没有回来。
在说“徐福去日本这事是否真实”这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下为什么徐福会东渡去蓬莱仙岛?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徐福去的地方是日本?
(蓬莱水城)
其实徐福东渡去蓬莱仙岛是有原因的:传说东海之中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仙山上住着仙人,如果吃了他们炼制的仙药,人就能够长生不老。自秦始皇嬴政当上皇帝之后,非常恐惧有朝一日自己会死掉。他就召集了许多术士为他炼制长生不老的丹丸。然而,一个齐国来的术士,也就是徐福,为秦始皇讲述了仙山的传说。秦始皇听了徐福的讲述后大喜,遂命工匠造了一艘大船,满载各种谷物种子,让徐福乘船出海寻访仙药。同行的还有500 名童男,500名童女和各行各业的手工艺人。当然,徐福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而秦始皇不久之后也暴病而亡。
对于你说的“徐福到日本是不是真的?”这个问题,其实这说法也并不是空穴来风的。世上自然是不会真的存在仙山,但对于史书上描述的仙山到底在哪里呢?有人认为是台湾,有人认为是日本,更有甚者认为是美洲。
但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徐福到了日本这一说法,他们提出观点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
一是徐福有可能就是日本的神武天皇。据《日本神武开国新考》记载,说徐福东渡建立了日本王朝,说他就是日本的神武天皇。且在《神皇正统记》中明确指出:蓬莱就是日本,且说:“天皇(秦始皇)好仙方,向日本求长生不死药。”
又据《史记》记载,说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即是说他到了一个有平原和湖泊的地方,自立为王,再也不回来了。然而,在东海各岛中,只有日本本州有平原广泽。而神武天皇所处时代与徐福相近,神武天皇又是在檀原一带建国的,国家旁有琵琶湖、远泽海两个大湖,二泽周围有九处平原,正符合徐福称王之地的地理特征。更印实了徐福到日本之说。
二是在现存的徐福遗物中据说发现了秦代时期的古铜镜,且日本国内还遗留着许多与徐福有关的名胜古迹,如:和歌山新宫町东南有蓬莱山、徐福墓,墓前石碑上刻“秦徐福之墓”五个汉字。1991年,日本人民还在佐贺县诸富町建立了一座“徐福之路”公园。每年秋季,还要向供奉在“金主神社”中的徐福敬献“初穗”。
三是当今大多的日本人都很相信自己是徐福和三千童男童女的后代,因为在日语中,秦与羽田的发音相同。日本皇室也多次对外宣称日本皇室就是徐福的后代,甚至日本前首相羽田曾多次到连云港赣榆县柘汪镇徐福村祭拜,并自称是徐福的后代。
总的来说,虽然上述的三个依据说得好像很有依据,但是传说终归是传说,真相永远只服从于历史,所以对于徐福是否真的去了日本这一说法,人们始终没有发现确切的文献或文物能证明徐福的去处,所以我们也不能马上认定徐福就是去了日本。我们要做的还是等待史学家们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而不是乱下定论、妄自猜测。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赣榆旅游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赣榆旅游团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