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有人说汉字和其他文字走上了不同的路

为什么有人说汉字和其他文字走上了不同的路

我们的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了,但在数千年前的古人类文明发展之初,汉字却不是唯一的象形文字,比如埃及的古文字。

后来,我们的汉字一直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改进,包括现代的简化字,其实都没有脱离象形文字的原始气象。可以说我们中华文字从产生之初,包括甲骨文,一直到后来的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撒丁岛旅游攻略图

但是,其他文明,包括代表文明的最典型符号,都在不断的湮灭,而不是发展。大多数演变为字母文字,其实就没有什么文化含量了,当然也就没有文明的象征意义了。

值得庆幸的是,现代中国也有人提倡我们的汉字去象形化,而改用拼音,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中华文明也许就要改道。所以,每一个热爱中华文明的中国人,都要学习中华汉字,写好中华汉字,这也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贡献。

汉字之所以与其它文字不同,是因为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风雨洗涤。追随历史的车轮从远古走来;从刻画符号、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西周时期的金文、后期的大篆、秦朝的小篆、汉代隶书、三国时期的小楷、唐代真书……一路演变简化,到今天的文字。文字在每一个朝代都留下自己的印记,它是每一个朝代从繁荣到没落,及朝代更换也淹没不了的时代精华。

中国汉字是一种充满信息的符号,和大自然有着密切联系,是一种生命的符号。汉字博大精深,属中国人思想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文化精髓的传承。试问世界上有哪一种文字能有这么深厚的历史底蕴,这是任何其它文字不能媲美的。

:汉字与其它文字还有个不同之处,就是表音又表义,即同样一个字,音调不同,意义就不同。这种文字为形象思维提供了遐想。

1.比如,字是以形表义的,这使得人们能够“望文生义”。根据一个字的形旁,大致能猜出该字的意义类属。如果看到“氵”字旁、“木”字旁、“草”字头的字,就可以知道这些字的意思大致是跟水有关、一种树、一种植物。

2.比如,表音的;好(hǎo hào)有两个声调,

a.今天的菜很美味,非常好吃。(读三声)

b.老王,每天游手好闲(读四声),且好吃懒做。(读四声)

同样一个字,声调不同,意义完全不同。

:汉字的象形造字艺术意义源自大自然,生活,特点是:与生活中一些具象的事物相似;

还有一种就是现代人告诫、激励新解,如图:

:汉字又是书法文明的产物,中国的书法艺术赋予汉字的另一种生命,"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 纵观世界上的其它文字,貌似只有汉字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汉字取自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书法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将情感寄予笔墨,由笔墨表现自然。

上面的三点总结出来就是文字的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这就是汉字的魅力所在!

拙见!

我们汉字之所以与现今世上大多数文字系统不一样,不是因为两者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而是第一代原生文字与第二代次生文字的区别。

我们汉字属于第一代的原生文字;

而如今的西方文字,隶属于印欧语系。这些字母文字都属于第二代的次生文字。

注意了,这里的第二代并不是第一代的进化产物,反而是低级别形态。

1、四大文明都是象形文字。

文字在诞生的初期,都会下意识的模仿所看到的事物来代表它的含义。

所以原生文字在初期,都是类似于图画的形式。

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巴比伦文明,这里使用的是楔形文字。而楔形文字就是象形文字。

公元前3400年左右,苏美尔人就创造了楔形文字。

  • 为何叫楔形文字呢?

因为苏美尔人的文字载体是制好的泥板,他们用削尖了的芦苇杆或者是木棒,在泥板上刻字。然后将泥板晾干、存储。

因为书写工具的限制,他们写的字一板一眼的,线条笔直,就像楔子一样。

所以后世发掘出来后,就命名为楔形文字。

再比如古埃及,因为北非沙漠化严重,所以古埃及人先用个小木棍将自己的象形文字划在沙地上,然后在羊皮上誊写。

古印度则是印章文字,他们用象牙、石头打磨成印章,然后在印章上刻字。

关于印度文字有个传说,说他们的创世神梵天创造了世界万物后,见人类只能用语言交流,为避免人类遗忘,于是按照万物的形状创造了文字。

所以,四大古文明的文字,其实都属于象形文字,这是人类历史演变的规律。

2、次生文字的诞生

因为其他三大古文明相继灭亡,他们的文字也自然就成了死的文字。

在文明灭亡以前,因为文明的优越性,在交流中必要导致文字扩散,进而被别的民族吸收。

而外来的文字必定会进行本土化的演变,象形文字就在这种演变中消失了。

  • 可能有的朋友要问,为何我们汉字演变怎么没有消失?

因为我们是自己人来演变自己的文字,而另外三大古文明周边,是别人来演变外来文字。

这势必导致外来文字体系的消失,何况三大文明都消失了,其文明的优越性早已不再。

例如,楔形文字在青铜时代早期有大约1000个,而到末期已经只有500个左右了。

而美索不达米亚的阿卡德人在文字的演变中,更是将楔形文字演变成了音节符号。

整个印欧语系就是属于音节符号式的次生文字。

也就是说它不属于最初原生的,而是外来的文字演化而成的。

现代西方的音节符号文字来源于腓尼基人的文字,被古希腊吸收,逐渐演变成古希腊自己的音节文字,最后随着古希腊的文明传播到整个欧洲。

3、汉字的优越性

汉字的优越性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兼具了简洁与美感,且组合的多样化。

它可以单个字单个字的随意组合,而来表示新事物。

这一点在西方次生文字中绝不可能。

看看《大英百科字典》,只要有什么新生事物的产生,或从别的文明中吸收的事物,都必须专门为之创造一个单词。

比如中国的“大妈”、“广场舞”等,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就必须专门创造。

而长此以往,这个时代新生事物越来越多,英语就会变得臃肿不堪。要掌握英语,那么需要学习的词汇也就越来越庞大。

想想都可怕。

而西方其他文字还不如英语,因为他们根本不吸纳别的文明中的词汇,这就会导致自己文字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最终被淘汰。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吸纳吧,自己文字会过于臃肿不堪;不吸纳吧,自己文字已经满足不了使用需求。

看看韩国文字,因为它是受原生文字汉字的影响,所以外形上也是单个字体。但因为它是表音文字,这样单一的次生文字现在已经出现了弊端。

比如,韩国的法律许多条文就必须要用汉字来辅助解释,否则只用韩文书写就会产生歧义,这对法律来说是致命的。

再比如日文

日本历史上共有三次大规模的引进我们汉字,一次唐代,一次明代,一次近代。

就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文字已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了,而现在他们又在引进我们的简体字。

再来看看我们汉字。

汉字的数量已经定型,基本上不用再创造文字,只需要字与字的组合就能应对现代社会的发展。

这是体系的优势,它不是一个字代表一种事物,而是内部的复杂组合,有点类似于围棋。

简洁、美感、复杂多样,这就是原生文字的优势。

以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撒丁岛旅游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撒丁岛旅游攻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撒丁岛旅游攻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