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吴以江东六郡为根基,那么历史上的“江东”是现在的哪里呢

东吴以江东六郡为根基,那么历史上的“江东”是现在的哪里呢

江东一词的出处有三个。《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夏日绝句》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黄州旅游攻略

那么历史上说的江东,到底是哪呢?江东,顾名思义,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为江左。长江在金陵以上到九江段是南北走向,春秋时期是中原进入南方吴国的主要渡口。江东文化丰富,经济繁荣。古代以中原为中心,长江以南为外,外就是表,江南因此也称为江表。两晋,南北朝时期,江东被称为江左。三国时期江东是孙吴的领地,所以把孙吴统治的地区都叫江东。

长江在安徽南部境内向东北斜流,并以此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主要指安徽铜陵以东一带,也指以芜湖为轴心的长江下游南岸,包括江北临江的滁县,六合,来安等地。也就是皖南,苏南,浙江,江西东部地区称作江东。

所以江东是个地域概念,长江以东流域一带,都叫江东,而且三国时期的吴国土地的大部分,正好也在这一带,所以叫江东也正合适。

江东是三国时期的吴国所兴起的地方,本来泛指长江以东地区。众所周知,长江在流经江西省境内时,从九江市开始呈“东北走向”,而长江东面的地区就是历史上的江东。

东汉末年,孙氏家族在江东崛起。军阀孙策消灭了丹徒的刘繇、会稽的王朗、吴郡的严白虎、庐江的刘勋等割据势力,统一了江东的六个郡,奠定了后来吴国的根基。

孙策在25岁时割据江东六郡,意气风发,风头无二,被称为“小霸王”,而历史上的西楚霸王项羽也是在江东起兵发家的,这难道仅仅只是巧合吗?

孙策在去世之前,已经统一了吴郡、会稽郡、豫章郡、庐陵郡、庐江郡、丹阳郡,这就是三国时期的江东六郡。江东的商业发达、民户众多、钱粮充足、士族强大,是孙氏家族能够崛起的关键支撑。

江东六郡的范围大致包括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大部分、安徽省部分、江苏省部分、上海市等地。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代,全国使用州、郡、县三级制度。孙策、孙权割据的江东六郡,大部分属于扬州管辖。后来经过了多次的拆分,东吴又从江东六郡之中增加了临海郡、建安郡、东阳郡、鄱阳郡、彭泽郡等等,其中有些地名已经不可考。

江东六郡只是孙策留下的根基,而孙权凭借江东六郡继续扩张

公元200年左右,孙策被人刺杀身亡,由其弟弟孙权继位。孙权上任以后,先后打败刘表、曹操等人,逐渐开始往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安徽扩张。公元211年,孙权接受交州牧士燮的投降,获得广东、广西、越南等地。

公元214年,孙权与刘备约定“湘水划界”,平分了荆州的地盘。湘水以东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而湘水以西的江陵郡、武陵郡、零陵郡属于刘备。

短短五年以后,孙权就撕毁孙、刘的盟约,联合曹操消灭了荆州关羽,从关羽手上夺取了剩下的江陵郡、武陵郡、零陵郡。

(红圈内就是江东六郡的大致范围)

这样一来,东汉末年荆州一共有7个郡,其中有六个都落到了孙权的手上。至此,孙权就相当于夺取了湖北大部分、整个湖南、整个江西,比起江东六郡扩大了不只一倍。

不过无论版图如何扩张,江东六郡的人口、商业、赋税一直是支持孙氏家族建功立业的基础。

孙氏家族从最初的江东六郡(扬州)发家,最终取得了江东六郡之外的荆州、交州,彻底奠定了三国之一的东吴疆域。

公元229年,孙权正式在南京称帝,史称“吴大帝”,而东吴的地盘就是从最初的“江东六郡”扩张而来,以至于囊括了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此时,距离孙权从哥哥孙策手中接过江东六郡,已经过去了整整29年的时间。

(江东六郡)

所谓江东,大致上指的是长江从芜湖到南京之间这一段河道以南以东的地区。而从古代上南下北右西左东的情况来看,所以也有江左这么一个称呼。当然了,古代历史上的“江东”范围并不是固定的。

说起江东,很大程度上会想起项羽。毕竟,项羽所带的那一班士卒就被称为“江东子弟”,而且项羽在乌江亭自刎时也是因为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但是,在秦汉时期,“江东”指的是长江以南的江浙沪地区。

项羽是泗水郡下相人,也就是现在的苏北地区。要知道,苏北地区可没有大江,所以江东和项羽的出生地并没有关系。实际上,“江东子弟”指的是“吴中子弟”,而吴中则是现在江浙交界的太湖平原一带。

到了三国时期,江东一定程度上泛指江东六郡,在原本江浙的基础上再扩张到了江西和福建。所谓江东六郡,分别指的是吴郡、丹阳郡、会稽郡、豫章郡、庐江郡、庐陵郡。

在孙策的带领下,孙策的势力范围从原本的会稽郡和吴郡,扩张到了扬州,也因此奠定了江东的势力范围。而且,我们现当今的江西省,很大一部分在当时是被豫章郡和庐陵郡所覆盖的。

但是,从一些相关记载来看,在汉至三国这一段时间里,还有“江南”一称的存在。

《史记·货殖列传》有载,“江南出木丹、梓、姜、桂,金... ... ”

而这个广泛的江南,指的是长江中下游河道以南,南岭以北。所以,从江南的范围来看,它当时是包括江东的。而到了隋唐以后,江东的范围逐渐缩小,江南被命名为江南道。在唐玄宗时期,江南道更是被拆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以及江南东道。

到了宋代,江南东道又被改为江南东路,因为经济中心的南移,以及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开始对江南东路进行拆分。在当时管辖的仅是安徽省长江以南,以及江西省北部的一小块地区。其中,把江苏南部、浙江部分和福建部分给分离出去了。

到了元代,以至明清时期,江东一词消失,朱元璋把元朝的江浙行省和两宋的两浙路进行拆分和重组,组成了“南直隶省”。但在清朝时,南直隶省又被改为江南省,而后又一分为二,东部被称为江苏省。所以说,到了清代时,江东早已是名存实亡,被拆分的七零八落了。

在三国时期,孙策攻略江东,占据江东六郡,为东吴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到了孙权,在襄樊之战中,孙权夺取了荆州,把刘备势力赶回益州,占据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以长江为天险的基础上,孙权又再次和蜀汉联合,一边剿灭南方的山越,夺取交州;一边重兵在淮南巢湖一带抵御北方的曹魏。

直到了公元229年,孙权才建都武昌,建立东吴,而后迁建业。但可惜的是,在孙权驾崩后,政权更迭。到了吴末帝孙皓登基为帝时,东吴的实力衰弱,根本比不上东晋。而且,孙皓前期虽然励精图治,整顿吏治,但到了中后期后,孙皓却开始暴虐施行起来。而且,在东吴的栋梁支柱陆抗病逝之后,东吴更是难以苟延残喘。

到了公元219年,晋武帝司马炎派六路大军南下,很快就攻破了东吴的长江防线。在公元280年,晋军兵围石头城,吴末帝孙皓投降,仅存在了52年的东吴就此灭亡了。

三国时,小霸王孙策在其父孙坚死后,率领其父的旧部过江袭取江东,击败刘繇、王朗、严白虎等人,兼并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建立霸业。甚至曹操在听说孙策的骁勇后,称赞“狮儿难与争锋”。在孙策死后,孙权上位,年纪轻轻的小将军成了一方霸主。在周瑜、张昭等人的辅助下,安定了内部,又接连取得赤壁之战与夷陵之战的胜利,击败了当时的头号枭雄曹操与刘备,进而保住了江东之地,于公元229年开国称帝,把父兄的霸业变为了帝业。

在三国中孙权一般被称为“江东孙权”,当然孙权是以江东六郡作为根基,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成就帝业,三分天下有其一。

那么历史上的“江东”是现在的哪里呢?

历史上的“江东”与现在的“江东”有所不同。现在的江东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江西九江以下,江南地区的东部(也包括安徽省和江苏省的部分江北地区)被称为江东。可以说现在的江东是中国的富饶之地,基本上各个GDP在全国名列前茅。

但三国时的江东和现在江东有所不同。孙权坐镇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在古时指的是哪里呢?由于自江西九江至南京,长江向东北方向斜流,因此,此段以东地区称为江东。至于江东六郡,自然是属于这一区域,也即为长江下游江南一带。至于江东六郡,分别指吴郡(郡治江苏省苏州市)、会稽郡(郡治浙江省绍兴市)、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后移至建业即江苏省南京市)、豫章郡(郡治江西省南昌市)、庐陵郡(郡治江西省泰和县西北)、庐江郡(郡治安徽省庐江县西,后移至安徽省潜山市)。

下面为大家分析这六郡,为什么说孙权得此六郡便可称霸一方。

其一,吴郡(郡治江苏省苏州市)。主要包含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可以称之为吴越之地了,也即为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和越国的所在地。而江东猛虎孙坚就是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因此,对于吴郡来说,可以说是孙权家族的起家之地。东汉末年,孙坚乘乱而起决战天下的时候,他的弟弟孙静就集合乡里及宗族子弟五六百人跟随孙坚。孙氏宗族在孙策平定江东时也立功不少,孙静为孙策鞍前马后,征伐镇守。而江东的武将中,也有不少出自吴郡,比如凌操、凌统父子就是吴郡馀杭(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

其二,会稽郡。会稽郡是一个始于秦朝的郡,在设立之初,会稽郡的疆域非常辽阔,北至江苏省,南到福建省。不过,在汉末三国时期,会稽郡的范围明显缩小。会稽郡的治所为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领十五县,其疆域范围主要集中在今浙江省一带。

其三,丹阳郡。汉末三国时期,丹阳郡的郡治在今南京市,而孙权称帝之后,也定都于此地。丹阳郡主要包含了江苏省的中部和安徽省的南部等地。而闻名天下的“丹阳兵”也出自于此,袁术曾经以“此地精兵辈出而闻名”来评价丹阳。而作为江东都城的建业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为六朝古都的开始。

其四,豫章郡(郡治今江西省南昌市市区),主要包含今江西省南昌市及其周边的市县。在汉末三国时期,豫章郡和吴郡、庐陵郡、会稽郡一样,较少受到战争的影响,也即这几个郡都处在东吴势力的后方。在此基础上,这几个郡为东吴贡献了大量的人才和钱粮,支撑东吴和曹魏、蜀汉三分天下。

其五,庐陵郡。公元200年,孙策分豫章郡设立庐陵郡,治所西昌县(在今江西省泰和城西北15千米处)。在汉末三国时期,庐陵郡、豫章郡这两个郡,包含了今江西省一带的大部分地区。

其六,庐江郡。西汉高祖十年(前196)年七月,庐江郡设立,境内设舒县(治今庐江县城)。不过,在汉末三国时期,庐江郡移治移至皖城(安徽省潜山市)。彼时,如同曹魏和东吴分别设立扬州一样,二者也分别设立了庐江郡。对于庐江郡来说,主要包含了今安徽省中部一带,也即合肥周边地区。在此基础上,庐江郡因为处在东吴和曹魏的交界地带,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比如石亭之战、合肥之战等战役,就爆发于该地区。因此,庐江郡和丹阳郡一样,聚集了东吴的重兵,以此抵抗强大的曹魏。

综上,孙策留给孙权的江东六郡,主要包含了浙江、江西两省和上海市的全部地区,以及今江苏、安徽两省的中部和南部地区,也可以说是长江下游一带了。无疑是东吴势力的核心地区。在江东六郡的基础上,孙权偷袭关羽攻占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让东吴的疆域扩大今湖北、湖南一带,又通过收服交州一带的士燮,从而使今广东、广西等地也成为东吴的疆域。所以说孙权因有江东六郡,进而有实力成就霸业,成为与曹操、刘备并列的霸主。

孙权自公元229年立国到280年东吴灭亡,前后共经历了52年,成为了三国中国祚最久的国家,也可看出江东确实兵精粮足,若不是当政者失德,绝非久居人下之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黄州旅游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黄州旅游攻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黄州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