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标先清源”,这句话有道理吗
其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从治标截流到治本清源。
这句话出自汉语成语:正本清源。意思是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
什么事情出现了一些问题,要溯源治标更治本,标本兼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治表像,治不了根本,任何事情要善于从源头抓起。
这是一句标语,意思是治标先治本,它在这里只是为了强调治本的重要性,实际生活中本末的先后不是死板硬套,比如有人摔伤,骨头断了肯定要解决,但是首先要止住血,别等进到医院由于失血过多人没了。
卖别墅环游世界
这个问题也和钱和生命哪个重要相似,一般来说拼了命也要挣钱,那对环游世界的夫妻,开始的时候摆摊,后来承包厕所卫生,再后来有了几个门店赚到了钱,才开始环球旅行,如果是先穷游,恐怕早就坚持不下去,而且夫妻也会散活。
在危机关头,生命又高于金钱,因为金钱可以慢慢再挣,生命可是说脆弱也很脆弱,早上还在说笑,晚上就阴阳相隔。
钟南山说,要警惕第二波疫情,太可怕了,我们该怎么做
从今年2020年来看,我国也是一个不太平的一年,毕竟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我国受到了疫情些影响下,全国上下经济处于比较萧条的时期,很多的工厂和企业不能及时的进行开工,这其中也导致很多的农民工在家里不能及时的干活,所以今年的疫情总体来说影响的力度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好在今年我们的疫情在积极的防控下得到有效的显著改善,目前我国出部分地区有明显的疫情发生之外,其他的地区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近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却说要警惕二次疫情,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是这样的,对于近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外媒的采访时,对我国的疫情也是开始了一个总结,对于这次钟南山院士说了第2波疫情要注意防控,也是说让我们在生活当中加以防范疫情,毕竟疫情在在现在还是持续发生,并没有完全的控制住,就像前几天的吉林舒兰市的疫情也是因为突发的疫情造成了封城,吉林舒兰市也是继武汉封城以外,第二个实施封城的地方,所以说现在的疫情还是比较严峻的作为我没来说,还需要注意防范,不能太骄傲,太自满,疫情随时都可能发生,尤其像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人口流动比较多的地方,出现二次反反复发作的疫情也是很有可能的。
毕竟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我们的损失是比较大的,大家也是在积极的响应疫情的防控,为什么有的地区疫情突然的发生?主要还是因为目前的疫情随时还有继续侵害的可能性,像有的地区在出入公共场合的时候还没有佩戴口罩,一些地区大面积的进行聚集,这样就增加了疫情的感染能力,所以说目前的疫情下,如果不想出现第2波的去疫情,那么我们就从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做好疫情的防范工作,避免二次的疫情出现。这也是为什么目前钟南山院士所说的要谨防新冠肺炎出现二次蔓延。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的疫情还是在研发中,准确的治疗药物还是没有,所以说我们大家在这个时候不能放松警惕,以免出现感染,还是建议不要去外省,当然外省也要控制住外省的人口进入到本地,彻底的做好防范工作。
首先绝不是吓唬人,确实有这个可能的,像前几天吉林的例子。所以要从自己做起,为疫情防御做贡献。
1,第二波疫情
截止目前,多个省份陆续清零。大家工作,生活也慢慢恢复正常化。但在5月15日前后,吉林发生聚集疫情,造成几十人确诊,8000多人被隔离。多亏防御,处置得当,没大面积扩散。
2,潜在的因素
(1)国外疫情:
虽然我们好转了,但国外疫的疫情数据,不容乐观。由于工作,学习在外的人员陆续回来,所以不能放松。只有全球胜利,才是全面胜利;
(2)免疫系统:
对于免疫,无非是感染后有抗体,或者注射疫苗后产生抗体。但我们感染人数不多,疫苗暂时没研发出来。所以大众是没抗体的,一旦遇到病毒,就容易感染,扩散。
(3)人员流动:
随着大学复学,工人复产,就不可避免的人员流动,只要流动,就可能有风险。
3,从自己做起
至于预防,要抱着从我做起,小事做起的心态:
(1)戴口罩:
尤其在大型公众场合,密闭电梯空间等。积极带口罩,既预防被外界感染,又能防止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别人。
(2)积极上报
随着疫情变化,可能在部分地方有复发者,或者感染确诊者。就会调整为高风险地区,要是你刚好在这前后去过,一定不能有侥幸心理,必须积极上报。这样对自己,家人,甚至同同时都是负责的表现。
(3)少流动
就是能网上办的,就网上办。不用出差的,就不要出差。必定流动少,病毒传播概率就低。
总的来说,现在没有彻底胜利,从自己做起,尤其戴口罩,积极上报,少流动,就是最大的贡献。
钟南山说,要警惕第二波疫情,太可怕了,我们该怎么做?
钟南山院士提过,中国已经步入疫情的第二阶段,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还处在大爆发的第一阶段。我们要警惕第二波疫情。
国内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复工复学,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
上海出现武汉输入的本土病例1人。
武汉同一个三民小区陆续出现6名病例,起因是既往社区感染史。
沈阳三人确诊,1人传2人,其中1名是跟舒兰疫情相关。数千人被隔离。
吉林舒兰疫情导致45人受感染,沈阳和吉林隔离近8000人,传染源头还没有找到。
武汉进行十天的全民大筛查,10天的时间,武汉筛查了310余万人核酸检测,筛查出无症状感染者126人。
病毒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隐藏起来,伺机而动,如果感染者潜伏在人群里,只要有感染者,如果有人密切接触感染者,那么存在受感染的高风险。
多省陆续复工复学,增加了疫情传播的风险。
一些省份的高三学生在开学前进行全面核酸检测,筛查出个别无症状感染者。
张文宏:疫苗最快明年3-6月份面市,实现全体免疫要靠疫苗
疫情发展的最好的结局,是病毒像SARS一样,逐步消失。然而,病毒在夏天虽然不那么活跃,但是并不意味着病毒在夏天会完全消失,在国外一些国家,气温特别高,但是并没有削弱病毒的传播能力。
如果病毒不会自行消失的话,那么我们战胜疫情,实现群体免疫,还是需要靠疫苗。张文宏教授提到,疫苗最快明年3-6月份面市,如果要全球使用,估计要到后年。
国外输入性疫情持续爆发,内防反弹,外防输入,是工作重点
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35万人,现有确诊超过281万人,12个国家的病例超过10万人,其中美国累计病例超过166万人,疫情在各国持续爆发,世界正处于大流行的阶段,疫情结束时间无法预估。
张文宏教授提到,在冬季疫情可能会出现小高峰。病毒可能会再度席卷而来。我们需要为此提前做好准备。
国内正面临着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双重压力,我们要内防反弹,还要外防输入。钟南山院士提到,对于感染者,我们要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我们强大的检测系统,结合流行病学史,还有大数据筛查,结合发热门诊,海关,社区等部门,进行联防联控,做到感染者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做好个人防护,那么战胜疫情,只是迟早的事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来也旅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来也旅游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