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销量暴跌,为什么真正懂车的人,买车几乎不考虑大众?
本人27岁家里出钱购买第一辆车,根据我买车的经历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家族里两个哥哥都买了上汽大众帕萨特,自己亲姐选到最后也买了上汽大众凌度,所以在我买车之初就下定决心绝对不买大众。
买车之前就一直上网看车,选车标准就是好看、耐用、带Carplay功能,看网友评论标志508L绝对良心车,操控、底盘、隔音绝对同级别最好。我哥陪我到了汽贸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508L实车,无奈没找到4s店,一打听几年前就关门了....
接着看第二辆起亚K5,看了实车颜值、内饰、配置没得说。但是,带CVVD技术的1.5T版本,是双离合,2.0T版本价钱太贵,我哥一直在旁边说这车太薄,韩系车2.0T油耗太高,最后放弃。
第三辆车红旗H5,颜值内饰都满意,逆向开发的国产发动机油耗高,担心以后问题多,无奈放弃。
第四辆领克05,颜值高、配置高、动力强,本人一直想买轿车,只能放弃。
第五辆星瑞,好看、配置没的说,但是车身太小,18万买个A级车,性价比太低放弃。
第六辆雅阁,颜值高、发动机没的说,1.5T喝92号油,因为之前开我姐的大众,试驾雅阁底盘和隔音实在是接受不了,加上配置太低,20万没有Carplay还是个卤素大灯,档把还是硬塑料,最后还是放弃。
看了一圈,我哥说去看看大众吧,无奈就去看了上汽大众,一看真香:22万330豪华版,Carplay、座椅通风、座椅加热、记忆座椅、十色氛围灯、空间大、动力够用、油耗够低、维修便宜、最重要的是送了终身保养,2020款A柱得到了加强,碰撞试验得了全优,最后无奈又选了上汽大众。(最主要的是我哥也是帕萨特330豪华版,当时落地25万,不送保养)
大众8月在华销量下滑,上汽大众为啥又“败给”了一汽大众?
啥干过干不过的,表面的繁华其实内部已经开始所谓的“开源节流”(变相减少工人开支)。工人苦呀,如果有下辈子一定不要进工厂,宁可学学厨师,最起码饿不死自己
一汽大众路过
外企生产的汽车,早晚技术叫国人吃透,中国技术人员也在积极努力,加上培养的年轻技术和设计人员群体的壮大,国产车也会受到国人喜欢,国外也会青睐,再过几年中国汽车也会在国际市场受到欢迎
从陈虹续任到俞经民调任,上汽大众销量下滑是产品还是人为因素?
不管是谁上任,产品是不是适销对路,质量是否过关,是根本。上汽大众的销量下滑,有客观原因,那就是竞争确实很激烈。还有主观原因就是大众的车设计确实不太吸引人,比起国产品牌和其他品牌,除了品牌价值,确实没有什么优势。
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的销量又双双暴跌了,关于此,网上不乏围观讨论的声音,但大多泛泛而谈浅尝辄止,没有人说到点子上,太可惜了。
关注我们 懂得更多
文/二哥
平门知事工作室出品
自己不行,不能怪社会。
2021年全年,上汽大众累计销售1242022辆汽车,同比下跌15.5%,而在此之前的2020年度,上汽大众的销量已经同比下跌了26.42%。
大众帕萨特
兄弟企业一汽大众全年累计销售1857777辆,虽然依旧领先友商,但相较于自己2020年的2071488辆的业绩,依然同比下跌超过10.31%。
情况表明,拥有先发优势和最深厚背景资源、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大众品牌汽车,不管经由哪位运营大拿掌舵,也不管经历什么样的战略调整,都已经无力阻挡生命的颓势了。
纵览国内汽车市场,无论与合资品牌友商还是与自主品牌同行相比,大众品牌汽车已然不具备几年前十几年前的优势了。
大众探越
以大众汽车集团统一技术架构下的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一汽奥迪、上汽斯柯达,在动力与传动系统技术、整车品质稳定性,甚至车身安全结构等各个方面都已经与现实需求渐趋疏远。
烧机油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低成本高故障率的双离合变速箱、因发动机烧机油而极易堵塞的颗粒捕捉器、糟糕的车身安全性,国内车市找不到像大众汽车这样毛病缠身的品牌汽车。
不求上进的力帆、众泰已经倒掉,观致、Jeep、路虎行将就木,大众尚未趴下而只是销量降低,应该感谢无数见利忘义的媒体与网络大V对吹捧,应该感谢傻到可爱的大公无私的广大中国消费者。
大众迈腾
事实上,除了POLO、昕锐、桑塔纳等自然吸气发动机、MT或6AT的极少部分低端车型,大众集团旗下的绝大多数车型都没有购买的理由。
ID系列“新能源”车型同样如此,没有技术优势,售价却高得离谱。
上汽大众要做的不仅是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由陈虹到俞经民的改变,也不仅是由油腻大叔的车型设计到年轻化定位的革新,而是技术与品质的提升,是国内国际标准的统一,是对中国消费者的尊重。
一汽大众、一汽奥迪和上汽奥迪、上汽大众斯柯达,也应如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众中国汽车销量下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众中国汽车销量下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