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项梁拥立的楚怀王熊心,到底有没有雄心壮志?还是就是一只狗熊
被项梁拥立的楚怀王熊心,到底有没有雄心壮志?还是就是一只狗熊
被项梁拥立的楚怀王熊心,到底有没有雄心壮志?还是就是一只狗熊
您好,我是历史漫谈君。今天和大家讨论一下项梁拥立的楚义帝熊心。其实项家拥立熊心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幌子,如果让我评价他的话,可以用八个字:确有雄心,不懂政治。
熊心本是楚国王族,为楚怀王之孙。楚国被秦灭后,熊心流落乡间,以牧羊为生。
当时天下大乱,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反秦。楚国名将项燕之后项梁、项羽叔侄起兵于会稽。项梁采纳范增的建议,在民间寻找到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拥立他为楚怀王,以顺从百姓的愿望。项梁则自号为武信君。
之后项梁因为轻敌被章邯打败而丧命。刘邦、项羽为稳定军心,保卫怀王,抵御秦军,急移师东归,章邯随后也改变了攻击目标。正面军事压力暂时消退,熊心开始着手整顿楚国政局,并亲理楚国军政事务,积极策划伐秦灭秦总的战略布置。看来熊心确有一定的执政能力,而不仅仅是个“花瓶”。
之后,熊心将项羽、吕臣二支军队合并一处由自己直接统帅,掌统南方各路反秦义军,初步掌握了军权。
熊心破格提拔宋义为卿子冠军,使自己亲信掌握兵权,率项羽、范增等北上救赵。同时与诸将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为王,并让刘邦西进攻秦。这招可是极高明,双管齐下,既能解决赵地被围,还直接攻击秦朝的心脏,咸阳,给秦朝极大的威胁。最终沛公刘邦攻破咸阳,秦朝灭亡,同时,项羽于巨鹿大破秦军主力后继刘邦之后入关。可以说,对秦战争的胜利是与熊心的积极谋划分不开的。
虽然熊心能力不错,但不懂政治。他不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木偶,牵着他的是项家。熊心多次惹着项羽:救赵的时候宋义是主将,项羽是副将,项羽就感到很不满意。项羽想跟刘邦一起西进咸阳,又被熊心拒绝。灭秦后项羽希望熊心封他为关中王,但熊心的答复是“如约”,还是让刘邦来当。
项羽这下完全火了,不愿继续听命于熊心,于是项羽尊熊心为“义帝”,随后自行分封天下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项羽则自立为“西楚霸王”。当时怀王已被项羽架空,无力阻止项羽分封。
之后项羽派遣将士迫熊心迁到郴,并暗令义帝途经之地的三王(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将义帝击杀于途中。于是熊心就这样被项羽干掉了。
用东坡居士的评价结尾吧。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
有的,至少有过三次努力。秦统六国,楚国被灭师出无名,有传言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时,也把国号定为“张楚”,有意沾光,倡义失败,义军遍地继起,项梁项羽叔侄江东起师,进入山东,沿路收容义军,遇到七十岁的范增,范增对项梁阐述了楚国的重要性和人心向背,要项梁立楚王后裔以便号召天下成就大业,项梁听从了,在民间寻找到正在给人家放羊的楚怀王孙子熊心,把他立为楚怀王,建都盱眙。史书虽没有记载熊心当时多少岁,但既能替人家牧羊,年岁应该不小了,不然谁敢放心让他牧羊?
可能困苦环境促人早熟,年轻的熊心在项梁死后就用了一招差点成功独掌大权。(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义军四起,秦王朝着忙,令少府章邯率大军东出,章邯先破周文,一路所向无敌,连歼义军,逼死陈胜,在定陶与项梁军相遇,初战失败,夜袭击溃项梁军并杀死项梁。章邯以为楚地名将死绝,不足为虑,便移师北上攻赵。项羽刘邦正带兵在外进攻陈留,得知兵败消息,收兵回彭城,陈胜旧部吕臣也回师驻防,请怀王迁都彭城,熊心借此机会,收拢军权,重新进行部置,封项羽为长安侯鲁公;封沛公刘邦为武安侯砀郡长,兵驻砀郡。以吕臣为司徒,其父吕青为令尹。这是第一次努力,收军权整朝纲。
熊心之立,项梁项家居功至伟,正常发展项家必成楚国权臣,这正是任何一位楚王都不愿意看到的,宋义是战国末楚国的令尹,算老臣,又曾劝项梁小心章邯的反扑,有一定才能,是怀王心目中的统兵人选,熊心夺项家军权,任命宋义为卿子冠军率大军救赵,项羽为副将。熊心又与众将立盟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派兵直捣关中,攻敌所必救,项羽见状,认为北边敌人太强,关中这一路有把握,也请求要前去进攻关中,楚怀王不同意,本就是分项家之权,兼让多人领军,方便掌控,如果项羽攻下关中,岂不成了画虎类犬,白忙活。这算是第二招。(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这二招看似厉害,但人算不如天算,项羽也确实有过人之处,不是粗莽武夫,宋义率项羽、范增、英布等将北上救赵,军行至安阳,停留四十六日不前进,意待义军与秦军两败俱伤时再一击毙命,这是卞庄刺虎之计,逗留不进整日饮宴高歌。(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项羽忍无可忍借题发挥,假传怀王命令斩杀了宋义,接过主帅之位“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带领大军北上救赵,巨鹿之战,威震天下,各路义军为项羽气势所慑,目为盟主。至此,项羽一击而破熊心呕心沥血的二招大招。
熊心没有认输,与项氏权臣的斗争继续着,刘邦趁着项羽与河北义军咬住秦军主力的机会,一路冲锋,摸爬滚打,真的被他攻下了咸阳,那时志得意满,闭关自守不纳诸侯,被盛怒的项羽破关而入,经鸿门宴捡回一条性命,至此天下粗安,要分人分地分封诸侯,项羽见关中险要,也想自己当王,便请示怀王,熊心用了第三招,不同意分封项羽说“如约”,即是先入关中的才可封王,要用刘邦制衡项羽。项羽打败秦军主力却不能封王,愤怒之下尊楚怀王熊心为义帝,自己与各路义军商议,进行分封宰割天下,后又迁徙熊心至长沙,中途派人杀掉。至此,熊心的努力全部失败。刘邦的兴起,无心插柳成荫,也算为他报仇了。
楚怀王(义帝)熊心,当然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君王,其虽为项氏所立,可并不甘心沦为项氏的傀儡。从相关史籍记载来看,楚怀王与项氏(项羽)之间至少有三次重要的权力博弈。虽最终以楚怀王被弑为告终,但项羽也没有得到好的下场。
刘邦讨伐项羽,即以楚怀王为旗帜,史载:..以义帝(楚怀王)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於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原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第一次博弈,项梁死后,楚怀王趁机收回军权。据《史纪.项羽本纪》载:..楚兵已破於定陶(项梁兵败身亡),怀王恐,从盱台之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以吕臣为司徒,以其父吕青为令尹(楚国最高官衔,相当於丞相)。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
随之,楚怀王趁秦朝主力在围攻赵国,想派一支军队西向攻秦,并与众将相约:先入关中者为王。这看似一场公平竞争,实则却不然。而当项羽提出愿意西向攻秦时,却遭楚怀王君臣拒绝,而是改派了刘邦西向攻秦。这显然不是因为项羽残暴而刘邦仁厚等表面原因,而是楚怀王想压制项羽。于是,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上救赵。北上救赵是与秦军主力厮杀,凶多吉少,而西向攻秦却是捷径。再则,楚怀王的亲信宋义为主将,项羽为次将,即便胜了,功劳也算不到项羽头上。如此,楚怀王便可慢慢将权力收回到自己手中。
第二次博弈,项羽矫命杀宋义,夺回项氏军权。项羽与宋义表明上是救赵的战略之争,实则上是项羽与楚怀王的军权之争。项羽不矫命杀宋义,项氏迟早被楚怀王边缘化,故而,项羽欲夺回军队的领导权,就不得不矫命杀宋义。而项羽杀宋义之后,军中都拥护项羽,楚怀王已不得不默认事实。然而,项羽欲巩固军权,也必须与章邯决一死战。否则,矫命杀重臣又无功而返,那项羽的下场也不会美妙,这也是项羽破釜沉舟的深层原因所在。
第三次博弈,项羽破秦主力,并率诸侯盟军进入关中。项羽率诸侯盟军进入关中之后,使人致命怀王以欲王关中。按理说,楚怀王已彻底沦为傀儡,应该顺着项羽的意。但楚怀王却回复,如旧约。这是项羽与楚怀王的最后一次博弈,楚怀王回复,如旧约,一方面固然是信守之前的承诺。另一方面主要还是源於其对项羽的痛恨,不甘任项羽摆布。于是,项羽对楚怀王也彻底失望,便架空了楚怀王,尊其为“义帝”,而自主封王。
其实,即便楚怀王答应项羽,让其王於关中,项羽也坐不稳关中王。欲王关中地,必先得秦人之心。而项羽及诸侯盟军於巨鹿之战后的不久即坑杀了二十余万秦降卒,而此二十余万降卒皆为秦人之兄弟子侄,试想以秦地百姓对项羽的痛恨程度,项羽这关中王又怎么能坐得心安。所以,项羽必归楚地,而归楚地又与楚怀王产生更为直接的冲突,不得不让楚怀王搬家,而楚怀王君臣不乐意(战国后期至楚汉之际,楚人的主体族群已迁至江淮之地)。
于是,项羽阴令人杀掉楚怀王。史载:..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催)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邢台江淮汽车销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邢台江淮汽车销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