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尔沃全球销量分布
- 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的现状如何
沃尔沃全球销量分布
2010年,37万辆
2011年,44.9万辆
2012年,42.2万辆
2013年,42.8万辆
2014年,46.6万辆
2015年,50.3万辆
2016年,53.4万辆
2017年,57.2万辆
2018年,64.2万辆
2019年,70.6万辆
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的现状如何
【李耳推车】说,吉利汽车8月销量又是自主品牌之首,位于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之前;在整个销量Top15排名中,以6.5%的销量份额,位列第4位,仅排在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与上汽通用的后面。当下,吉利汽车的发展,作为自主汽车品牌当仁不让的一哥,真如烈火烹油、花团锦簇一般。
接下来,大耳哥就和大家聊聊,吉利汽车与沃尔沃联姻后的婚姻生活,以及吉利汽车一路“买买买”的背后。
吉利汽车李书福收购沃尔沃之后,后者迅速依靠中国市场扭亏为盈,吉利汽车也借势自2016年前后开始发力,在一众自主汽车品牌中脱颖而出,一路攻城掠地、高歌猛进。
吉利汽车8月销量,自主汽车品牌的领头大哥。
吉利汽车8月销量113443辆,截止当月,企业总销量达980万,即将突破1000万的销量大关。目前,吉利汽车已经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乘用汽车销量冠军。这些成就,不可谓不瞩目。
吉利汽车与沃尔沃联姻后的婚姻生活。
沃尔沃(Volvo),瑞典著名豪华汽车品牌,曾译为富豪。该品牌于1927年在瑞典哥德堡创建。
2010年,吉利汽车李书福,从福特手中购得沃尔沃轿车业务,并获得沃尔沃轿车品牌的拥有权。
对于这次收购,吉利某高层在内部有些得意道: “中国的乡下小子,娶了欧洲的公主”。从结果来看,确实是穷小子迎娶白富美,从而走向人生巅峰。
但是,实际上,收购是干柴烈火。当时正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之后,一个年年亏损无人愿意接盘,一个借圈地融资有钱没处花,郎有钱妾有意,于是一拍即合。
开始几年,沃尔沃自带一点欧洲人的高傲自大,这从头几年,沃尔沃高管时不时爆出针对李书福的不和谐声音,可以略窥一二。
但是,自从沃尔沃借助李书福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开始扭亏为盈,特别是自2016年之后,李书福的吉利借风化龙,吉利汽车销量一路飙升,一举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一哥之后,这匹来自北欧的大洋马,便彻底被李书福驯服。
自此,在技术方面,沃尔沃和吉利的合作开始变得日渐紧密。2016年,沃尔沃汽车正式推出全新CMA(Compact Modular Architecture)豪华紧凑型整车平台架构,是针对沃尔沃40系列产品线的整车平台架构。
通俗的说,汽车平台就相当于电脑主板,而汽车各部分总成就如同电脑的CPU、内存、硬盘等硬件,通过把不同硬件连接在主板上,就能组成不同配置的电脑,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而吉利汽车也在该平台上先后推出,与沃尔沃的合资品牌领克,自己的中端品牌星越。吉利自主品牌的汽车上,沃尔沃的技术也应用地越来越多。
吉利汽车烈火烹油、花团锦簇的现状。
李书福,没有停下他的脚步,前后数年间,挥舞着手中的钞票,先后收购了:
马来西亚宝腾汽车49.9%的股份;
英国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Lotus)(国内车迷常说的莲花,与保时捷、法拉利齐名)51%的股份;
美国最大飞行汽车公司太力(Terrafugia)的全部业务和资产;
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
近来,网上有传言,李书福和他的吉利汽车已经远远不满足于造汽车了,别说会在天上飞的飞行汽车,就连飞向宇宙的火箭,据说也开始招兵买马要“燥”起来了。
总结一下,吉利汽车成功原因,离不开李书福这个“乡下小子”身上的两点特质:1)不同寻常的投资战略眼光。2)非同凡响的借势水平和营销能力。
尤其是后者,这种特质被李书福玩的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
资深汽车设计工程师为你分享汽车知识与资讯,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更多关于汽车问题,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李耳推车”!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收藏和转发之余,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和点赞,大耳哥需要你的支持哦~
致力于传播汽车正能量,你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
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无论是吉利,还是沃尔沃,均有很不错的业绩表现。
在吉利接手之前,美国福特汽车于1999年买入沃尔沃,不过,在此之后的超过十年的时间里,沃尔沃并没有成为福特旗下汽车品牌中的活力因子,反而逐渐被边缘化。
最近公布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列于其中,足以证明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吉利的“造车运动”在中国民营企业的创业潮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迹。
吉利收购沃尔沃,应是吉利实现品牌提升的关键一子。2010年8月,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正被边缘化的沃尔沃品牌,被吉利控股集团收购了全部股权。当时,每年的沃尔沃亏损值约合人民币91亿。彼时,“名嘴”郎咸平跳出来评价吉利的这一次收购:沃尔沃就是一个全世界的弃妇。
不过,从现在吉利及沃尔沃的业绩看,郎咸平显然因为他的观点被打脸了。吉利收购沃尔沃并非仅仅是“一好”,而是“两好”。
被吉利收购以后,沃尔沃首先是实现产品全面的更新换代,在此基础上,不断放大市场扩张的全球视野。
今年上半年,沃尔沃汽车集团的利润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利润值为78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15.7%;车是卖了317639辆,也是一个销量新高。
再看吉利汽车的上半年表现。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超66.7亿元,同比增长54%,这个成绩并不包括领克合营公司的收益。吉利规模效应及高利润占比较高的特点,正在显现。
从后劲看,无论吉利,还是沃尔沃,也应当比较乐观。 沃尔沃设立的运营目标显示,计划到下个十年中期,纯电动车占销量一半,半数汽车将采用合约购车的新模式。这个目标中,还是体现趋势,以及创新营销的。
而吉利也将新源车作为新车规划及投放的重点,这一点也体现吉利在汽车能源变迁的过程,及时在新赛道蓄力发车。
对所有的商业行动而言,它们的出现,都有不为外人所知的考量;它们最终利好或利空,也不宜仓促下结论。
在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里,吉利的综合规模应该是最强的,营销一直是吉利汽车的强项,奇瑞和比亚迪都拼不过他。
其实吉利何止收购了沃尔沃这一家公司,美国初太力历飞行汽车公司、澳大利亚DSI变速箱也都早早被吉利收入了囊中。这些快准狠的操作,足以看出吉利的眼光之毒辣,不得不说,吉利下了一手好棋。
事物都有两面性,大家都说吉利收购沃尔沃拉低了沃尔沃的档次,从另一个角度看,吉利难道不也是引领了国产汽车蓬勃发展了吗。收购沃尔沃后吉利依靠沃尔沃的技术,安全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收购沃尔沃,是最明智的决定。
总看到有人拿销量说事,说吉利压榨供应商,销量增速几乎停滞,可事实上,根据吉利公布的销量报标来看,今年九月份,片名前十的汽车企业只有吉利的销量在增长,虽然趋势缓慢,但其他全部下滑,尤其是长城,更是惨不忍睹官降2万,连销量都不敢公布。十月份吉利增速停滞,可整合市场下滑了40%,这种大环境下能保持这种水平足够说明吉利的实力了。相比于海马、上汽这种根深蒂固的各大集团,吉利汽车并不占优势,可用销量说话,净利润能和这些“老前辈”们并肩是多了不起的事情。
几年来吉利一直在不断推出新系列、新车型、新技术,加之自身极具创意的营销模式,市场存在感越来越明显,可谓名利双收。绝对是中国汽车市场上最大的赢家。
沃尔沃被收购后,面对发动机无来源的情况,紧接着研究了自己研制了发动机,之前发动机都是福特的。
这款发动机的技术一直到今天还在用,而且发动机在动力和油耗上表现都不错。
沃尔沃会越来越好。
2010年,吉利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汽车,前不久又宣布收购沃尔沃集团8.2%的股权,并拥有15.6%的投票权,一跃成为沃尔沃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在收购沃尔沃汽车之前,沃尔沃基本上是“病入膏肓”。
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之后,可能是基于对品牌的考虑,并没有将其改名为“吉利沃尔沃”,而是改名“沃尔沃亚太”,并保留了沃尔沃高度的自主权。凭借着XC90等一系列车型和全新自主研发的SPA平台,终于在五年之后,沃尔沃2015年全球的销量实现重大突破,达到88年来的最佳水平。可以说,沃尔沃这一次是“抱对了大腿”,吉利把沃尔沃盘活了。
作为国产自主品牌的吉利,以往都走在廉价车的道路上。面对几乎被外资、合资车企垄断的国内市场,自主品牌想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自然是要依靠过硬的产品,高端的技术和强大的研发团队等等,而这些对于吉利来说,想要短时间内建立起来,自然是十分困难的。
收购沃尔沃,也得到了沃尔沃汽车全部的专利技术,这正好成为了吉利“走向世界”的一个机会。当然啦,并不是说沃尔沃的专利技术吉利就能随便使用,但至少沃尔沃给予了吉利通往豪华品牌的一张“入场券”。例如,基于沃尔沃提供技术支持的KC平台打造的吉利博瑞虽然在国内的销量不尽人意,却是一次自主品牌高端化难得的突破。随着吉利对沃尔沃消化的深入,一切还是皆有可能的。
16年10月,吉利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豪华品牌领克(LYNK&CO)横空出世,由吉利与沃尔沃共同开发的CMA模块架构打造,几乎直接共享了沃尔沃的发动机、底盘、变速箱等等。等于说领克将直接站在了沃尔沃的“肩膀”上,而吉利的高端化之路也渐渐变得明朗起来。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尤其是领克品牌的出现,使得沃尔沃不再是以前的沃尔沃,而吉利也不再是以前的吉利了。这场“跨国恋”可谓是功德圆满。
关注「车域无疆」,回复关键词「粉丝群」就可以加入万人真实车主群。老司机,等你来玩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沃尔沃2015年汽车销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沃尔沃2015年汽车销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