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轿车全球销量排名
2021年全球轿车销量排名统计如下:
第一,全球2021年累计销量轿车榜单出炉,日本丰田轿车、德国大众轿车、韩国起亚轿车分别以730万、620万、500万夺得前三。
第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全球芯片荒这么严重的情况下,大部分车企都是上升的态势。
帕萨特碰撞测试倒数第一,为什么销量还是很高呢
问题描述关键词提取-99.99%用不并不懂车
2020年第二季度首月销量数据公布,「B级轿车」销量前三名是哪些车?了解后也许会大跌眼镜,因为这三台车何谈品质哦。
- 本田雅阁-18912台
- 大众帕萨特-15805台
- 丰田凯美瑞-15459台
这三台车的涉及的问题在不同阶段分别为:地球梦发动机机油增多,大众汽车系列量产车碰撞测试(25%正面偏置测试)A柱弯折,以及丰田装备「NA发动机」系列量产车机油乳化与增多。
这些普遍性存在的故障可以说都是最为严重的类型,只要存在此类问题则车辆都是「瑕疵品」,但为什么就是这么工业垃圾等级的问题车反而能热销呢?原因正在于99.99%的C端用户不懂车,或者说不具备相关知识去分析车辆的真实-品质。如此评价并不偏激也不过火,因为这些合资品牌汽车的成功,以来的并不是产品品质,而是“顺序”!
To-B&C
- B_business 企业用户
- C_consumer 个人用户
所谓的「To-b产品规划」指的正是企业客户,在汽车领域自然会涵盖公车用户。国内汽车工业真正起步的节点是在上世纪80年代,对于大多数“80/90后”的准中年人而言,似乎在上世纪90年代对于汽车还并没有深刻的概念。因为这一阶段的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具备汽车消费能力,那么也就是说第一批普及的汽车并不在「C端」,而是以B端用户为主的“公车”或商务车,这会造成什么问题呢?
汽车毫无疑问是通勤工具中等级最高的类型,别拿私人飞机或游艇什么的来讨论,那毕竟极其小众用户的玩具。相比这些交通工具至少汽车还不是那么“遥不可及”,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很多曾经没有汽车消费水平的人看到了「升级的希望」。但是在没有汽车使用经历的前提下,对于汽车的机械知识、动力配置、质量评估等相对专业的知识是毫无概念的,此时也没有发达的网络去主动学习,那么如何选择一台车在心里默默的“种草”呢?——To b。
「To-b」是第一批普及的汽车,C端用户在没有任何参考与学习机会的前提下,只有将B端用户使用的汽车作为参考了。而且这里还涉及到一个传统文化的引申解读,“庙堂文化”与“市井文化”从来都是前者影响后者,后者进行改良后再反向造成前者的改变与适应,最终形成一个不断“自调整”的循环。在汽车领域则是公商务用车的品牌与车型,直接影响到C端市场用户的选择;因为B端选择的用品似乎「从来不会差」,在没有分析甄别能力的前提下“崇官”心理决定了选车品牌。
初期技术需求
- 上汽大众/一汽大众
- 广汽丰田
- 广汽本田等
国产汽车起步的节点比较晚,起步阶段的技术储备确实比较薄弱。想要达到先进水平初期有必要引进当时的先进技术,也就是这些所谓的“合资品牌”中的外企。大众汽车的成功在于合资节点比较早,拿来的二代帕萨特也符合当时的B端用户需求,加之确实能提供技术支持所以必然要换取些什么。
对于大众汽车而言那就是主动给予其发展的「B端空间」,以几乎定额的方式保证了大众汽车的销量,这些车的真实品质如何可能只有真正的老司机才会了解,然而C端真的看不到;所以在帕萨特事件后,诸多大众汽车一一被起底也没有什么影响。因为数十年来已经按照「B▶C」的顺序实现了巨大的用户基数,而且大众汽车也开始主攻农村乡镇市场,确定大多数用户仍不具备发现车辆问题的能力,以及用户心态多数仍停留在“合资初级阶段”,热销仍是必然。
总结:广汽丰田本田等车在南方汽车市场的热销,只是重演了一次、两次、三次的“大众汽车模式”,是各地方为了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工业,不得不在不同阶段做出的让步而导致的结果。不过这种现象必然只会是“现象级”,因为自主品牌国产汽车的部分优秀企业已经超越这些合资汽车,公务用车也全面强制转向了自主品牌;那么下一步就是新一轮的「B▶C」,自主品牌已经到振兴的阶段了。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共享天和MCN头条号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首先大众在国人心中有点过度被神话了,尤其在北方用户心目中那是神一样的存在。为什么呢,大家试想一下它30多年前来到中国带来了桑塔纳,但那时的中国汽车市场是什么样的,汽车和普通人的生活压根没什么关系啊,慢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的保有量增大,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买车离人们生活近了尤其是先富起来的人。但是早期可选择的余地少啊,谁和他竞争呢,也许就是夏利了。这就叫先入为主。那个时候要说这德国佬造的车和夏利比,无论是性能,豪华程度,舒适度,可靠性,那可好太多了。后来大众赶紧引进了帕萨特,这时慢慢的其他的对手也来了,虽然他不能一家独大但市场份额已被牢牢的抓住。
后期其实很简单,大众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在中国多挣钱,要说大众懂中国人呢,怎么才能多挣钱呢?那得卖得好啊,每个车型月月拿销冠才好呢,呵呵,怎么办呢,推广啊,砸钱啊,什么“直通车”,“真人秀”,“影视剧植入”干就完了,但这要花很多钱啊,大元芳说:这怕啥羊毛出在羊身上,从车上薅下一块铁不就行了吗,于是防撞钢梁换成泡沫了,这能行吗?大元芳又说了:放心吧,中国人不在乎的,你只要把表面做好就行了,喜欢大我们就往大做,要大气有面子,我们就套娃。就这样大众越干越起劲直到今天,结果一算账,推广费用实在太高了。仔细一想还是通用牛逼,直接打折不就完了吗,费这劲干嘛。一旁的标志雪铁龙笑了,干嘛要活成你想要的样子,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回老家也挺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外汽车销量状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外汽车销量状况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