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汽车销量下降的原因
  2. 特斯拉销量大幅下滑原因
  3. 近年来汽车销量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18年汽车销量下降的原因

2018年汽车工业总体运行平稳,受政策和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产销量低于年初预期,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同比下降4.16%和2.76%。

我国汽车销量在2001年至2010年间快速增长,年均增速24%。2010年至2018年有所回落,年均增速5.7%。2018年,汽车销售2808万台,比上年下降了80万台,是1990年以来首次出现销量负增长。

特斯拉销量大幅下滑原因

1.国产新能源车越来越好,势必对特斯拉挤压,减少销量。自主车企集体发力的背景下,新品迭出。特斯拉销量下滑的同时,造车三巨头“蔚小理”的地位也被撼动。从7月销量来看,新势力第二梯队的埃安、哪吒反超第一梯队“蔚小理”,同时,小鹏、理想、蔚来均环比下滑20%及以上。

2.特斯拉汽车,事故频出,影响消费者购买。

3.特斯拉价高,消费者有更多选择。消费者也更理性。

近年来汽车销量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不是

汽车销量下滑仅仅是因为市场饱和

买汽车不是买菜,今天买了明天还要买。

没有车的人就那么多,可能年轻人上来了一批,但是绝没有汽车生产的快。

前几年大家有车少,市场大所以只要是个车都能卖出去。大家也没有经验导致很多人买了以后就后悔了,汽车质量不行,修车有的都没地方。但是那时候汽车销售市场依然火爆。

这几年我们汽车造的好了,质量可靠多了,油耗低了,动力强了,外观更漂亮了,但是销量却没有以前好了。这很正常,不需要看衰经济什么的,就是一个国家正常有的这套路而已,我相信那些发达国家也有这种精力。只是汽车厂家要看清事实,改变思路,把产品做的更精致,很符合消费需求,才能坚持到最后。

美国那么多的汽车品牌以前很辉煌,在整体市场大的时候一片欣欣向荣,市场小的时候不及时调整照样倒闭,韩国的也一样,日本更是明显,像铃木三菱以前多牛,现在规模小了很多。

可以说中国现在那些倒闭的品牌没有一家可惜的,都是盲目扩张,不注重产品本身最终被消费者抛弃。

2018年汽车销量下降的原因

这个确实不是主要原因,而且所占因素也不高,物有所极,中国车市经过十几年高速发展,不可能一直增长,当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保持目前的状态,短期除特殊情况外不会出现严重下滑。

目前汽车销量下滑我个人总结一下几个方面:

1、汽车带来的方便感越来越弱

现在在很多大城市,一到早晚高峰的时候,大批量的汽车可以在高架桥上堵到司机师傅们怀疑人生,尤其是看到旁边的公交车,在公交车专用通道上畅通无比的时候,更加怀疑自己为什么脑袋进水要买车了。而且随着公共交通不断完善,早晚出行很多时候远不及公共交通便捷,而且费用差距很大!

2、买车容易养车难

刚才说道费用,以现在人们的经济条件来看,买辆车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现在有各种平台都能让人们轻轻松松地买到便宜的代步车,但是买了车之后,接踵而来的一切问题,比如汽车的保养费啊,油费啊,保险费啊,过路费啊,税费等等,大城市还有限号的政策,还要去排队摇车牌号才能让爱车上路,去个大型商场停个车,找个车位能找半个小时,对于现在购车主力——80后,90后的年轻人来说,听起来就觉得很麻烦,消费意愿当然就下滑了。

3、出行观念在发生变化

以前汽车市场占有率低的时候,买得起汽车的人家都是非富即贵的,那个时候的汽车就象征着人们的身份地位,经过了这几十年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之后,寻常老百姓之家也能有自己的一辆小车了,再加上国家现在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环保出行的理念,年轻一代的出行观念就在发生变化,不再把汽车看得很重,认为汽车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工具而已。

上面也提到过公共交通目前越趋完善,除此之外,像网约车,共享汽车,共享单车,顺风车等等,都在不断的完善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便利程度,这都极大的降低了人们购车的意愿!而且现在像很多考驾照时间不长的女性司机,对于她们来说坐车远比开车来的舒服。

就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各车企销量下降情况来综合分析,其中之一的主要原因,就是社会把老百姓用车当唐僧肉来宰割,凡是与汽车沾边的各行各业,都在大力挖掘或加重老百姓用车成本,助推或加重了老百姓用车成本的上升,在此环境中老百姓拥有或使用车辆,无形之中就变成了各种潜规则或唐僧肉任人宰割,只有减轻用车成本和营造宽松用车环境及减税降费等措施并举,无疑才是提升汽车市场销量的重要手段及策略,如果老百姓的用车环境不改变,而国内汽车销量下滑及逐步萎缩,当然是不可避免的反馈。


汽车销量疲软、下降是不争的事实,2020年马上结束,中汽协统计全年销量后也做出全年销量下滑2%的预测。

虽然整体销量下降,但是并不代表所有限额车型销量下降。2020年比较难,理论上经济性轿车/SUV销量会高一些,豪车销量会低一些。但事实恰好相反,部分合资车型销量不降反升、尤其是豪车销量始终保持大幅度增长。

大家看到的汽车销量下滑,其实是经济型的廉价汽车销量在下滑,也就是说低收入者购买汽车的欲望大大降低。而中高收入者的购买力并没有下降,因此豪车销量始终保持上升势头。对于低收入者来讲,养车成本不断增加而收入不增加,这种情况下购车、换车的欲望就非常低了!更何况现在的汽车再也不是二三十年的汽车,那时候拥有小汽车是所有人的梦想,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今天的汽车已经泛滥成灾,普通的小汽车早已经不能代表面子,BBA豪车也只是入门级!

对于工薪阶层来讲实在没有必要打肿脸充胖子购买豪车,即使白给一辆也有可能养不起。及时养一辆经济型汽车,一年下来费用也不低!我们看一下经济型轿车养一年所需要的费用:

燃油费:年行驶1.5万公里,百公里综合油耗8升,一年需要加注150×8=1200升汽油,燃油费7000元左右。

保险:强制险、车损险、司乘险等加起来也要5000块左右。

保养:一年保养两次也要1600元左右。

以上是基本费用,没有计算其他费用,这已经就近14000元。过路费、罚款、养护美容清洗内饰等还需要花钱。

其实买车就是为了提升舒适性,提高通行效率,上下班路上有一个自己的隐私空间。但是现在开车上下班已经变味了,城市里车多路窄、上下班早晚高峰时车流量大,四处堵车,走走停停不仅浪费油耗也增加了劳动强度,堵车也影响了心情。

毕竟看着油耗逐渐提升谁心里都不会太舒服的,其实这都没啥,额外增加点油耗也都是正常的。焦虑的是去单位找不到停车位,寸土寸金是的城里、老板很难建立或者规划出更对停车位置,因此上班时到了单位也不一定有地方停车,只能去路边转找公共停车位。这一转很可能花费很多的时间,停在非停车位上被JC贴违停单子的可能性比较大。

更可怕的是大城市里已经开始着手安装车位感应器,感应器安装结束后就会对车位收费、公共停车位变成了收费车位。

美其名曰:调控!意在鼓励大家做公交车出行,上下班尽可能的别开车。未来一些没有内部停车场的公司,员工车辆只能放到外面车位上,如果车位要收费那么一天下来至少要几十块、哼哼,比打车都贵了!

下班回到家也是一样,大多数小区没有车库没有低下车位,车子也只能停到外面的路上去,如果是收费车位……又增加一笔费用,如果回家晚了找不到车位,随便停车可能会被贴罚单,难不难?

其实这些难处都只是针对工薪阶层来说的,对于高收入家庭来讲肯定会住进高档小区,也会带有地下停车位。进入停车位下车后直接做电梯到楼上的家里,不会因为停车问题而烦恼

停车难,拥堵只是增加养车成本的一个原因,各种不小心造成的违章罚款也是一项支出,我们看一下各省的交通罚款总额:

最高的罚款已经达到231亿元,注意单位是人民币亿元!人均罚款201元!

路上遍布电子警察,只要有违章情形出现系统会自动抓拍处理,例如鸣笛、不礼让行人、信号灯/照明灯不开启、不按标线驶出等都会扣分/罚款,驾驶技术差的司机一年下来罚款也是一笔可观的支出。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费用之外,还有贬值问题也是要考虑的。买车时花十几万,某些车型几年后转手能卖上一半的价格就算不错了!这样算下来每年的折旧费也要万把块,对于工薪阶层来讲,买车其实是一件不划算的支出!

所以越来越多的工薪阶层换车的周期越来越长,或者干脆就不买车了,又或者直接买一个便宜的二手车开着。

这就是低端车型销量降低的原因:工薪阶层越来越理智,算明白帐以后也就不在热衷于买车了!以上种种对于高收入阶层来讲通通不是问题,毛毛雨而已,他们更在意的是舒适性、动力、空间,对油耗什么的并不太在意。毕竟有钱人也不是傻子,车子大整备质量大,那么油耗必然不会太低,根本不会在意这件事,因此豪车的销量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增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汽车销量下滑到哪里去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汽车销量下滑到哪里去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2018年汽车销量下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