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没有人记得你最初的手机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因为手机的更新换代,生活更加丰富了呢?

第一个手机是上初中的时候,妈妈给买的一个不知道什么牌子的手机,可以发彩信,好像QQ也可以用了,爸爸妈妈都在外面打工,家里就剩下我和弟弟妹妹还有奶奶在家,所以那个手机是唯一能跟爸爸妈妈联系的,可是后来掉了,可惜了好久

我1999年用的参加工作, 2000年买的第一部手机是海尔的,具体型号不记得了,是个黑色直板1100块钱买的,那时候手机还是双向收费,接打电话6毛钱/分钟,后来用过多普达的二手手机,微软操作系统,等有钱了,又用过诺基亚的几款神机,那时候买手机还配一个备用电池,家里还保留着当时的万能充电器,再后来用三星手机,小米,联想,大显等多种品牌手机。近几年用苹果六和OPPOr11。

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拍照不用相机了,出门不用带钱包了,坐公交车不用办公家卡了,高速路及生活缴费都能在手机上操作了


还有没有人记得你最初的手机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因为手机的更新换代,生活更加丰富了呢

谢邀,世界上第一台手机是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

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重2磅。

通话时间半小时。

销售价格为3,995美元。

DynaTAC 8000X的开发周期超过了10年。当时,负责摩托罗拉无线领域研发,后来被尊称为手机之父的Martin Cooper认命Krolopp为项目组长,负责世界上第一台手机的开发工作。在DynaTAC 8000X的专利证书上总共有三个人的名字,Krolopp、Cooper以及当时摩托罗拉通讯部领袖John Mitchell。

在长达10年的开发工作,耗资1亿美元后,世界上第一台移动电话才于1983年问世。但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用的起。

现如今手机已经不再像是以前的大哥大了,品种繁多,价格不高。 能够实现真正的普及。有人不禁问起,手机的更新换代是不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了?

这个问题可能因人而异。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善社交的人来说,他们有了手机仿佛就有了全世界,生活的确丰富了很多,他们能在手机,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找到存在感,能够通过手机,默默的打开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丰富精神生活。这不失为一件好事。

但对于本来善于社交,善于表达的人,他们若是沉迷于手机,则将自己封闭起来。 可能有更多美好的事物因此而与他慢慢擦肩而过,久而久之可能也会变成一个不善言辞的人。

以上是两种极端,当然对于普遍的人来说,没有沉迷于手机的人。通过手机能扩大自己的交友圈,扩大自己的认知,都是可取的,也是丰富自己生活的一种措施。

你还记得自己当年的第一部手机是什么牌子吗?当初是怎么得来的?

我的第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手机,是西门子168手机,九九年买的。花了一千二八十元,还没玩熟,就出差去了菲律宾,结果闹出笑话。

那时在工厂搞售后服务,一天到晚不在家。全国各地出差。

在长春出差时,接到任务。去菲律宾售后服务,这期间根本没回家。出国手续都是同事办的,结果同事也是二货。愣没给我换美元。我就带着五千元人民币出了一趟国。

长春出差回来,出国日期到了。又是周末,换美元已经来不及了。审批,申请哪能搞完。

抓紧一下午时间,买了个手机。美元没换可以,联系不能断呀!更何况,刚处了对象,也得汇报工作吧!

第二天飞上海 ,和青海一个同事汇合。一同去菲律宾,当时工厂没有进出口权,都是通过上海这家中介公司办的。真黑啊,愣连翻译都省了。还好有点人心,给我们打了防当地感染的霍乱疫苗,配备了必备的出国药品。

上海飞厦门,厦门—菲律宾。虽然没有美元和翻译,好在是新加坡华裔在菲律宾开的工厂。老板会说汉语,不过不认识汉字。

一切顺利,任务圆满完成。

不是带个手机吗?哈哈😊!根本没用上。走的太匆忙,也是根本不懂。没有开国际漫游,还打什么电话。要是开的话,也是真开不起。要五千元啊!我那时一个月工资,一百八十元,哈哈😊!不怕笑话,真的这么多。不过,总出差,有点补助,不多。

只是借助工厂电话,给单位领导汇报了一下。

回来自然被埋怨,什么匆匆忙忙,呜呜轩轩的。给我打电话,电话呢?拿哪玩意,就为防身哪!嘿嘿😊!别说,那时菲律宾真乱,就是中国工程师被绑架前后。工厂都是荷枪实弹站岗的保卫,机场贝雷帽保卫,五个人一对,手拿德国MP—5冲锋枪,五六分钟一趟。真是紧张,恨不得,马上回国。直到登上飞机,悬着的心,才稳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最初的手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最初的手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有没有人记得你最初的手机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因为手机的更新换代 生活更加丰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