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考研,你有什么看法
  • 对于考研,你有什么看法

    最近收到很多关于考研专业选择和学校选择的求助,我也就尝试着根据自己对整个教育及就要环境的理解,写点东西,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吧。

    1. 是否要选择考研?

    对于是否考研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能考就靠,除非是家庭条件的限制,家里等着你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文凭的价值早已经被稀释得几乎没有什么优势了,当然那些名牌大学除外。大学毕业证也就没有什么含金量了,考研是一次给自己镀金的机会,尤其是那些本科学校一般的同学,考研是通往名校的第二次机会。

    对于考研,你有什么看法 - 宝贝英语

    逛一逛,招聘网站,你就会发现现在很多工做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要有从事某方面研究的经历。再看各地的人才引进政策,研究生毕业的待遇和本科毕业相比差距很大。研究生学历在你求职,人才引进这些方面会给你带来一定的好处。

    现在的大学里,不知有多少人是混文凭的,真正认真学习的不多,很多大圩的课程还是和初中高中的教育模式差不多,背一背知识点,然后应付考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就拿生物专业为例,虽然学校开设有实验课程,但很多本科毕业生如果去从事一份跟实验相关的工作,几乎完全无法动手,前段时间招聘的一个本科毕业的小男生,连最基本的到平板,菌种转接都不会操作。研究生的教育是以项目研究为切入点,需要学生根据课题去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把自己的成果以研究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经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和训练,职场上的基本能力也就差不多都掌握了。

    简单总结一下,考研非常有必要,提供了提升学历的第二次选择机会,在求职等方面增加一定的优势,学习和培养一些基本的职场能力。

    2. 考研该选择什么样的学校?

    谁都想去选择那些985名校,但是还是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虽然说考研给了你第二次就读名校的机会,但名校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所以适当调整一下自己的名校情节。

    选择考研学校时尽量选择比自己本科学校实力强一些的学校,身边普通高校考上985名校的例子有很多,如果你英语成绩还不错,专业课学的扎实,够努力完全可以去冲击985名校。

    尽量去选择一些大城市的学校,去到大城市上学,学校的资源会相对更丰富一些,在大城市里,你见到的新鲜事物会更多,眼界会和小城市不一样,当然,大城市里实习和就业的选择也会更多。之前有朋友就给我抱怨,他读研所在城市和他专业对口的企业很少,去学校招聘的企业也少得可怜,临近毕业时只能坐火车跑到省会城市和上海、深圳这些地方去找工作。

    这里小结一下,选择考研目标学校时,尽量选择比自己学校实力强的学校,尽量学则一些大城市的学校。

    3. 考研的专业(研究方向)该如何选择?

    专业的选择很多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就业前景好,一是符合兴趣爱好。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想想自己考研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当然是选择前者,如果是立志科研工作,那当然是选择自己的兴趣了。

    关于专业选择的问题,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美国管理学家施恩提出的“职业金字塔模型”,即所有的职业都可以被三个坐标描述——职业、企业、行业。行业就是地图上的一个城市,城市里有许多楼,每栋楼就是一个企业,都有三层,最底层是执行层,中间是运营层,顶层是决策和资源配置层。每一层里又分多个区,这就是职业。不同的行业如同北上广深和云南贵州之前存在很大的贫富差距,同一个城市的不同楼之间差异也是巨大。去查招聘网站你差不多就可以了解你以后的工作前景了,这个是由社会大环境决定的,你要做的就是,去选择一栋好楼,然后拼命往二楼、一楼爬。

    这里要强调一点,你读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你所选的专业,关联性并不是特别强,你以后的研究生期间研究方向,并不一定就是你所选的专业,而是由你所选导师的研究方向所定的,所以如果你在意这方面,不妨多查查你所选导师的研究课题和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者是查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的学术论文去选择导师。

    4. 如何备考?

    选定好目标院校和专业后就是备考了,备考前还是多在网上查一些资料,参考数目,历年真题,很多学校的官网会提供,查不到的可以联系已经考上的学长提供帮助。有了这些复习起来针对性更强。

    建议考研的复习时间不要拉得太长,时间拉的太长了人会疲劳,大三开始复习就可以了,前期主要以英语为主,英语成绩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提前准备,长期坚持,基础差的可以报一个一对一考研英语辅导班。政治主要放在考前三个月左右突击就行。

    好了,暂时先写这么多了,想看更多考研资讯的同学可以搜“华慧考研网”查看。

    一直想静下心来写一篇关于考研的文章,只谈考研带给我的感受,以及思考,不谈鸡汤,因为努力到最后你会发现鸡汤很大程度上只是回光返照而已。

      马上就要研三了,想来已经读了两年的研究生,对于考研与读研颇有一些感慨与思考,在此分享给关注考研社团的同学们,愿你们在考研甚至以后读研的路上,可以更加坚定与自信!

      两年前的我,和现在的你们一样,为了考研,努力拼搏!

      有时候想一想,很多人都是相似的,上学,工作,成家,立业。无非是过得好与不好,是否“幸福”。

    记得大三那会儿,为了考研,每天和室友一同起早贪黑,在教室大声的背书,讨论问题,有时候为了一道题,能够讨论一上午。考研前的最后一周,每天打卡式的记录天数,直到走进考场前依旧拿着资料书在背诵……

      幸运的是当年我们宿舍是考上研人数最多的一个,班级也是。院系里给了些奖励,毕业前大家一起吃了个饭,也算一个班级聚会与分别的日子。

      和大家一样,考上研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那年夏天,在我的印象里是快乐的。考研复试结束,我回家了,为此那时候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后来找不到了,大概是记录了自己的大学时光与感悟。

      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会儿,和朋友们去餐馆吃了顿饭,庆祝一下。

    读研两年后,我对于考研的感悟与思考:

      现在的我已经将要成为研三了,期间,认识了很多考研的同学,他们各有各的经历,唯一相同的目标便是考研,顺利上岸!

      对于考研现在的我是这样理解的:

      某种意义上,它真的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尤其是寒门贵子,你要相信,至少目前是可以改变的。你通过考研,以后还可以读博,到达了“学历”的尽头,拿到了最高学历,当然年龄是要大一些。但是这个代价应该是值得的,很多人短期内是不容易理解的。

      为什么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可能代表了一种趋势,整体学历水平、学术能力的提升,以及社会的需要。不仅仅只是为了好找工作......但是你要放心,博士不会很多,但是,竞争压力会很大......

      我不是在这里劝大家读博或者读研,只是doudan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qiantanyixia考研的[The truth],不管你承认与否它都在那里。

    还没毕业,先写这些吧,明年6月份毕业打算写个读研感想合辑,具体怎么样,到时候我们再聊。

     考研不易,希望能带给你一些帮助与思考!

    对于考研 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