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是大一一次过四六级的吗
大一完成四六级,对于绝大多数北清学子来说,这是标配。
别问我怎么知道,因为孩子的本科就是北清之一,诸般情形略知一二。
俺家孩子高考英语142分,大一上过四级,649分,大一下过六级,629分,算是与9有缘吧。因考虑到本毕后必读博深造,六级证书已没啥实际意义,一直没有去拿,直到毕业典礼那天在我们夫妻俩“逼迫“下才拿回。
大二寒假过托福,109分。因有些学校规定托福有效期18个月,故大三下再考了一回,117,直接隐形战斗机。
孩子同班同学情况大同小异,皆大一连过四、六级,而且四级大多过600。来自西北某自治区的同学因四级不到550,被其大声自嘲“丢父老乡亲的脸了,丢贵校、贵院、贵班、贵寝室的脸了"。因其大一与俺家孩子同一寝室,与孩子视频那天凑巧听到此君如此这般的“自省”,听了忍不住笑出了声,也不由得感知这些孩子骨子里的那份自信!
基本上应该是。
全国英语四六级整体通过率大概在40%左右,有效数据显示,像中科大等一些知名高校,通过率为99%。
基本上是一次通过。
四六级考试平均分排名
从上图数据就可以看出,北京大学四级平均分在587分,全国排名第2,清华大学四级平均分530分。全国排名第15。
但不管是587分还是530分,在一般的大学里,都是比较高的分数了。
因此,从各项数据和指标来看,北大清华的学生应该都是大一一次就过了四级的。
甚至有消息称,清华北大不考英语四六级,他们有自己衡量英语水平的标准,比如清华一级、清华二级、清华三级等,那个难度要比英语四六级大得多。
笔者在大二的时候曾经在某教育机构做过一段时间的++,那里基本上汇聚了河南省最顶尖的学生,据那里的负责人讲,初中的孩子,已经有英语6级的水平。
某外国语中学,初中部选拔试题是用50%的中招试题+50%的高招试题去让一个6年级的小朋友做。
当时笔者听了以后很震惊。
一般家庭、一般学校的孩子,可能初中的时候连26个字母都还没认完呢!怎么比!
所以,那些能够上清北的孩子,是一定有能力、水平在大一过了4级的。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如有不足,欢迎各位老师补充!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今天,老穆就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刚刚过去,而四六级的答案也出来了。
相信对过答案的同学,都大概知道自己的分数了。
或许就有人在想,清华北大的学生,他们是不是在大一时,就能一次性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呢?
老穆认为,只要他们愿意,在大一时,他们是可以一次性通过四六级考试的。
据了解,清华大学有自己的英语考级体系,因而对学生参加四六级考试没有硬性要求!也就是说,很多清华学生是不考英语四六级的。
清华大学参照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制定了自己的英语能力水平测试体系TEPT,分为英语水平I、英语水平II,分别对应英语四级、六级。
虽说这个英语测试与四、六级是对应关系,但考试难度则要比四六级高出不少。
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表格。(2017年)
外交学院四六级平均分最高,达到579.15分;
北京大学才排第二,总平均分为568.42分;
清华大学则排15名,总平均分为505.68分,我想,这一定是因为清华大学对学生考四六级不做要求的原因导致的。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北大清华的学生有大一一次过四六级的,也有不考四六级的。
清华学生过四六级的比例并不高,据统计,在所有学校中,清华学生排第15名。
我家亲戚在清华,他在大一的时候,一次过了四六级。他高考时,英语140多分,在高中复习英语,全部用的是托福试卷,所以四六级就是他的高中英语水平。四级是600出头,六级是600不到,让他很懊恼。
不过,他周围考四六级的人不多。一方面是清华对四六级没要求,只要通过自己学校的水平测试就可以,所以很多人不考了。另一方面,很多人上大学上得懵懵懂懂,大一还想着高三累了一年要歇歇。还没有考虑,到大二才会考虑。
从考试来说,大一学生水平最高,因为天天训练,特别熟练。从真实水平来说,也许大二、大三水平更高一些。我那位亲戚,大一两门课是用英文授课,一门是数学,一门是电类的。他看着英文不错,如果要去考托福,也能考过,但拿到专业教材还是晕了。我建议他用一本英文教材,再用一本中文教材,对照起来看。经过一年多的训练,他的英语应用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专业阅读基本过关了。
不过,清华、北大也不是每个人英语都很好的。当年我们在清华上的时候,四级有要求,必须要过。我班里还有人没过,考了两次都没过,后来班里的班长看不过去,每天拉着他一起去复习英语,突击了一个月,才考过。到六级的时候,不过的人更多了。一般说来,女生对英语比较重视,我们宿舍还有年级里的女生英语四六级都过了,虽然成绩大部分人都不好,就是一个及格。除了少数几个,英语极好的,能考优秀,大部分人都是及格。
因此,清北学生跟其他学校的学生差不多,不努力也不行。
我是博雅燕园,我来回答。
虽然我本科并不是在北大就读的,但在燕园求学已经三年多了,接触了不少本科的学弟学妹,其中不少人是来自四川的老乡,对题主这个问题比较清楚,下面我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来谈谈,供参考。
在北大,学校对于英语四六级是并没有明确要求的,在本科阶段,是否愿意过四六级,取决于学生自愿,学校不予干涉,也不把四六级情况与毕业挂钩。
原因其实很简单。大多数学生刚刚进入北大,英语水平就已经比较高了,高考英语往往都是140分左右,低一点的也往往在130分左右,自身水平早就达到甚至超过了英语六级水平,有些英语比较拔尖的学生,大一裸考,六级能轻松考550分以上,甚至600以上也屡见不鲜。所以,四六级对于北大本科生而言,太小儿科了,学校根本没有必要去硬性要求什么。
虽然学校对四六级不予要求,但实际上,真正去考的学生,还是大有人在。多数愿意考的学生,大一期间,也就考了,基本上不会有例外,都能顺利通过。比如,我一个17级入学北大法学院的小老乡,高考英语接近140分,进入北大,第一学期裸考四级,600+,第二学期,裸考六级,580+。他们班上的同学,只要是参加了四六级考试的,情况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具体分数有差异而已。
所以,当年清华的奶茶妹妹,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英语六级成绩总分541分,虽然这个分数看起来也还不错,但在北清这样的学校里,真的属于非常普通的存在,而且她还是大四的时候才取得这个成绩。
当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愿意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不管是北大还是隔壁的清华,有些学生本科期间压根就不参加四六级考试,因为没必要。也有些人报名了,但临到考试,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并没有参加,或者又不想去考了,所以北清四六级的缺考率比较高,公布考试结果时,一眼望去,不少零分赫然在目。
那么,这些学生难道不学英语了吗?当然不是。人家学的是实用的英语。
首先,本科生不少课程本来就是英语授课的,使用的教材也是英文原版教材,完成作业,写课程小论文等,都是用英语写作,他们自然需要去学习英语,但这种学习是学以致用的,而不是四六级那种为了考试而学习。
其次,即便是中文授课的科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自己去图书馆借阅英文原版资料来参阅,或者借阅本专业相关的英文原版专著或者期刊来阅读。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北大经济学院一个仅仅大二的小学弟,就已经在阅读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这类经典的经济金融类原版英文名著,以及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这类英文期刊,还有英文类的专业论文,这样的学生,还需要考虑四六级吗?
再次,北大校园里有不少英语类沙龙、兴趣社团等,也有不少国外的留学生、交流生等,很容易就可以通过交流、演讲等,训练自己的口语、听力等,这完全就是训练的实用的英语交流技能,这才是英语学习的真正回归。
最后,不少本科生都有出国深造的计划,会准备雅思、托福等,还有GRE这些考试,都需要学习英语。相比于这些考试,四六级压根就不是个事儿。
说了这么多,诸位该清楚了北清本科学生对四六级的态度,以及是怎么学英语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