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科学的利与弊
  • 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 人文科学的利与弊

    对学习人文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首先这是应该学好的专业课程

    人文科学所包含的跟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相关的专业,本来就是很多大学生自身的专业,对这部分大学生来说,人文科学里的某一个分支,原本就是自己需要学好的课程。

    这门课程学好以后,将来在工作中进一步发挥这门专业的价值:当老师跟其他学生传播这门学科的知识、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各企业相关岗位上,利用自己的专业做好对应的工作。

    随着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研究方法被引入社会科学乃至人文科学领域,以及人文科学研究的不断细化,人文科学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以至于有些学者提出目前人文科学研究成果已经到了过度专业和过剩过细的程度。对此,有学者提出了反对观点。

    抑制人文学科过度专业化

    美国《人文追求》期刊编辑詹姆斯·班克斯(James Banks)表示,近年来西方高校中人文学科的研究型专业不断发展,但这些专业并不是在探索已有的重要文本,而更多的是寻找晦涩的、被忽视的文献,以便其从事的研究更可能被认为具有原创性。由于人文学科的过度专业化,那些想学习人文学科知识但又不想主修人文学科的学生越发束手无策。

    人文学科的日渐式微,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去年6月,日本文部大臣下村博文给全日本86所国立大学下达指令———希望国立大学采取必要的步骤与措施,取消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部组织或者转型,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就拿农耕举例,没有工具、设备、化肥和除草剂,粮食的产量不可能养活全世界几十亿人口。我们只能是人口锐减,退化到完全靠天吃饭。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带来翻天覆地的积极变化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局部或个体的落寞,有利也有弊。但纵观古今,历史其实从无对错之分。一定意义上,都是人类自身集体选择的结果。

    科技的弊端英语口语讨论怎么写 - 宝贝英语

    曾经炊烟袅袅,儿童欢声笑语的乡村已经不多见。承受现代科技洗礼的村落中,家里用上了电气化设备取暖做饭,老人一有空就直播、在线唱歌、微信、各类视频。小孩子网络游戏和各类动画片和偶像剧。科技的通达对于准备好的人来说是进步的财富,而接受被动灌输来的难言利弊。

    又比如,我很清楚地记得我人生中第一个邮箱hotmail的申请,第一个网友聊天,第一次玩博客时候复杂的庄重、欣喜感。而现在我很少有空感受或者已经麻木了这样的感觉。那不禁要问,如果科技有智慧的话,又怎样看待人类的这种患得患失?

    我们比三十年前更加努力地面对寒窗苦读,各类兴趣班,只为了从小开始学习科学知识,追赶并期待未来更好地驾驭科技的力量。一个明显的目标就是待遇更好的工作。但如此近乎千篇一律地度过青少年时期,在很多人看来也有可能过于可怜。

    我们进行着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且极有可能恢复我们在历史上的世界霸主地位。科学技术帮助我们从一件件衣服、一颗颗螺钉的改革开放做起,到神州飞船、探月和火星计划。背后的中国速度是亿万人的外出务工,背井离乡,妻离子散。科技带来的生活上的极大丰富似乎也协调不了最简单的快乐。

    然而,如果我们没有如此努力的追逐科学技术,今天的这场全球流行病事件就会如同中世纪黑死病那样让人类手足无措。所以在现代史的任何时候都不如今天这样,科学技术让全人类觉得如此至关重要。原来在面对新冠病毒上,高高在上的人类跟普通动物一样,只是中间差了科学技术。从这个角度,它是面对天灾人祸各种意外时,人类生活最后的防线。

    科技的确是把双刃剑。它既能增加战争和侵略的残酷,又能保卫和平,不战而屈人之兵。既能因为爆炸性的发展而推动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又能在近乎野蛮的扩张中使得精神世界产生各种负面不适。与其争论科技改变生活到底好不好,利与弊,不如扪心自问:科技不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给人类的天火,科技是人类自身创造使用的,决定权永远在我们自身,我们每一个个体的善加利用。

    科技的弊端英语口语讨论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