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用英语怎么说
德语的英文是Germany, 而德国的英文是German。
Germany 还有德国的,德国人的意思。
举例:
I have a German car. -我有一部德国(的)车。
He comes from Germany. -他来自德国。
说德语的国家
(德语:Deutsch;英文:German language),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其标准形式被称为标准德语(Standard Deutsch),是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比利时、卢森堡和意大利的博尔扎诺自治省的官方语言,用拉丁字母书写。
德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主要在以下国家使用: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卢森堡和比利时。此外,德语也是欧盟的官方语言之一。德国是德语的母语国家,也是德语文化和文学的中心。奥地利和瑞士也是德语的主要使用国家,德语在这些国家被广泛使用于教育、政府和商业领域。德语的使用范围还延伸到其他国家,如意大利、法国、波兰和捷克等。总的来说,德语在欧洲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使用范围。
德语和英语有什么区别
区别一:语法的难度
就语法的难度而言是:德语大于英语。而英语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最通行的语言,一方面确与英语国家的经济地位有关,而另一方面作为交流工具而言,英语的确从语法上讲是相对最简单的,而其书写便捷的方式又是汉语不易赶超的。
德语的发音比英语难,有一些我们国人觉得很奇怪的音位,如小舌音r,擦音ch,发起来都比较困难。其次,德语的语法比英语保留了更多的古代语言的曲折变化,名词、形容词有性、数、格的变化。
区别二:书面用语和口语差别大
德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比英语要大很多,有些类似古代汉语的书面用语和口语的区别,往往学了很长时间,报刊、杂志还是看不大懂。
英文在口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可以根据音量、重音、语速等音质来传达不同的信息,同时,说话者还可以借助表情和手势等方式来对语言进行补充。因此,口语表达通常较为灵活,同时伴随有省略、重复、停顿等特征。
区别三:授课内容的不同
德语授课
德语是德国的通用语言,大学中绝大部分的课程都是以德语教授的。为了适应国际化的需要,德国部分大学的课程采用了英语德语同时授课的方式。
所以整体来说,德语授课的历史悠久,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和详实。学制上,虽然规定的学期数是一致的,但是普遍来说德语授课可能要比英语授课所需要的时间更长。
英语授课
为了适应国际化的需要,德国也逐渐开设了很多国际化课程,但是基本局限在硕士阶段。
在内容上,课程内容相对德语授课而言要简单一些,毕业难度也比较低。虽然内容不及德语授课丰富,但是相对应的会增加很多国际化的课程内容,比如慕尼黑大学的环境工程专业,会在授课阶段加入很多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德语和英语是什么样的关系
如果要讨论清楚德语和英语的关系,你可能不太相信,要牵扯到中国,准确的说是中国的大汉王朝。是不是很吃惊?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东汉时期汉朝国力强盛,经过多年鏖战终于打败了边关的匈奴人,在茫茫大漠上追着匈奴的残兵打。匈奴人被逼无奈,不得不拖家带口向西逃窜。别看匈奴人打不过汉朝,对付中亚的落后民族还是绰绰有余的。就这样一路打一路向西进军,一直打到现在的德国地区。
当年那里还没有建立王朝,只是一个个分散的部落王国,其中最大的叫哥特部落。你想匈奴人与大汉斗争几百年,重大战役动辄十几万人,战斗经验极为丰富。与匈奴相比,当时德国领土上那些部落间的战争顶多算群殴。双方从一开始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因此尽管当时的哥特人体格庞大,单兵战斗力极强,仍旧被匈奴骑兵一顿弓箭猛射后打的抱头鼠窜。匈奴人的手段比较残忍,攻下城池后就屠城。从中亚一路屠到欧洲,欧洲人闻之色变,称匈奴军队为上帝之鞭。
哥特人打不过,一部分选择南下,越过边界进去西罗马境内,几年后灭了西罗马帝国。另一支哥特人向西逃命,进入现在的法国地区。匈奴骑兵不依不饶,打上瘾了,追到法国境内继续屠城,法国境内的土著也打不过匈奴,和哥特人一道继续向西逃跑,越过英吉利海峡到达英格兰。这就是欧洲有名的大迁徙。匈奴是游牧民族,擅长骑射,对航海一窍不通,因此只能望洋兴叹。
哥特人和法国土著到了英格兰岛后自然要和岛上的居民交流,就这样,古德语和古法语与英格兰土著语慢慢融合,为了都能听懂,逐渐摒弃了德法复杂的语法,形成了一门比较简单易懂的新语言,这就是古英语的由来。因此,可以说,英语是德语的一个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