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清华和进nba哪个更难
全球现在有超过75亿人,而能在NBA打球的人大概有450人左右,概率是1/16666666(一千六百六十六万分之一)。
清华大学每年的新招本科生大概在3500人左右,其中国际生大概300人。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境内每年有3200人左右可以通过考试进入清华大学,按照中国14亿人计算,概率大概是1/440000(四十四万分之一)。其次你还得考虑跟清华大学同级别的高校至少还有北京大学,那意味着这个概率还得缩减一半。
当然,这种对比明显是有漏“漏洞”的。因为如果按照每年录取人数来看,NBA联盟每年通过选秀及其他方式纳入的新球员一般不会超过60人,那这个数据就只会更夸张了,堪称“亿中选一”。
中国人打进NBA的情况
其实想了解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了解一下中国球员进入NBA的情况就行。
NBA从1946年成立至今,已经有74年的历史。在这整整74年的历史里,一共只有6位中国球员成功进入NBA征战。
最早进入NBA 的是1999年通过选秀被小牛选中的王治郅,随后巴特尔通过自由球员身份加盟掘金,再到2002年姚明以状元秀身份登陆NBA,易建联2007年首轮第六顺位登陆NBA,孙悦2007年次轮第四十顺位登陆NBA,到最后的周琦在2016年次轮第四十三顺位登陆NBA。
结语
从实际数据来看,篮球运动员打进NBA肯定是要比学生考进清华大学要难的多。因为刨去美国本土球员来说,其他国家的球员你想进入NBA,那你最起码也得是全国打篮球最好的球员之一,甚至对于亚洲这种身体素质较差的国家而言,你可能得是全亚洲打球最好的球员之一才行。
考清华和进NBA都很难,都需要天赋。
(1)考上清华需要智力天赋和勤奋学习
全国只有一个清华,每年录取的学生几乎都是各地的状元、人尖子,一般人的确很难考上。
(2)进NBA需要非常好的身体条件、非常强的运动天赋和篮球技能
NBA几乎代表全世界篮球比赛的最高水平,汇聚了全世界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一般人是就不去的。
(3)无论是考入清华还是进入NBA,都是各自领域的优秀人士和人尖子,不过能进NBA的有可能特招进入清华,能考清华的比较难进入NBA。
(4)从人数看,清华有几万在读生,每年录取几千人;NBA只有几千现役运动员,每年进入几百人。这么看,进入NBA比考清华难。[呲牙]
至于说考入清华和进入NBA哪个难,很难说了,没有可比性,正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啊。
先说个数据吧
全球现在有超过75亿人,而能在nba打球的人大概有450人左右,概率是1/16666666(一千六百六十六万分之一)。
清华大学每年的新招本科生大概在3500人左右,其中国际生大概300人。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境内每年有3200人左右可以通过考试进入清华大学,按照中国14亿人计算,概率大概是1/440000(四十四万分之一)
在这个数据中就可以看到那个更难了。
在看看我的个人观点。
首先,清华大学分为很多个系,也就是说,如果我在化学方面是天才,ok,你可以进入清华大学的化学系,如果是我在英语方面是渣渣,但是我在其他的方面都是天才。ok,只要不是英语系,我都可以进。(对了,清华大学也有一下大家不知道的系包括体育,美术,音乐等等)而NBA不一样,他只是一个篮球的俱乐部,可以说,他的考核项目就是篮球一项,我英语化学都是渣渣。ok,只要篮球天才就可以进。如果我篮球不好,但是我其他的方面,每个都是天才,你照样进不了。
还有就是,进入清华大学的人,不一定都是高考成绩最好的,因为,在高考前是有报送名额的,还有就是一些学生会有自己的方法获得加分的,比如以前的独生子女,或者获得过一下学校认可的奖项。都是可以加分的,高考690,加分60,总分750,这可是高考分数的满分。这可是考试很难做到的。
再反观NBA,就一项,篮球,三分投不进,扣篮不会的,肯定是不用想的,而且也不会有加分项。
而且,都说术业有专攻,对于清华大学来说可以,她是一个综合性的学府。但是NBA不一样,我只会三分,不会上篮,放心,NBA不要你。
这只是我的观点,如有不同,可以评论
这个还用问吗?清华大学一年录取多少人?3300多人,NBA一年才多少新秀?就几十人!数据说明一切!
只要你家庭出身不是太差,智商中等,学历努力程度还马马虎虎,也许你在闲暇时候都会幻想自己考上清华大学的那一刻,只要高考最后一门科目结束的铃声没有想起,你都可以把这个梦继续做下去。NBA?呵呵,这个真的是很需要天赋的,身高、技术、速度、强壮、耐力、爆发力、弹跳力......可谓是缺一不可,你能具备几项?首先,光是身高这一项,就不知道卡住了多少人,要知道,绝大多数人拼尽了全力,这辈子也不可能长到奥尼尔的肩膀。你连这一关都过不了,还怎么进NBA?
就算侥幸过了身高这一关,接下来还有无数的关卡等着你,请问,你到底能过几关?
什么樱木花道、流川枫这类在《灌篮高手》中牛得不行的人,连NBA饮水机管理员的水平,都比他们高了何止十万八千公里!一般人拼命地练篮球,恐怕也达不到樱木花道、流川枫的十分之一。
清华大学毕业生,月薪2万人民币左右的最为常见,NBA平均年薪则高达777.1万美元,折合月薪就是64.75万美元,从薪水上来说,两者根本就不具备任何可比性!赚钱越多,意味着能耐越大,大钱不是这么好挣的。
有木有这种感觉,考清华在进NBA面前,突然变得好容易啊!
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会选择读书这条路的原因了,毕竟,有天赋有能耐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
本人觉得进nba更难,理由如下:
清华大学是国内乃至世界顶尖大学这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只要你用心努力,或者在某学科有突出表现,普通人也可以实现,且机会大大的有。
NBA(牛逼啊)就更狂了。首先是你必须有身高优势,这一点可以地绝大部分人挡在门外。其次还得有运动天赋,光身高达到要求还不行,讲身体协调性、对篮球运动的理解领悟、场上的把搭协作能力、身体对抗性及篮球运动竞技系统训练等。
普通人上清华大学也不见得有多大成就,但一但进了NBA那就不一样了,年薪可以达千万,这个是很多顶级大学学生无可比拟的。
奥运会推迟,对于中国体育代表团哪个项目影响最大
影响分两种。一种是正,一种是负。
也就是有的团队会因为推迟,获利。
反之,有的团队或者项目会因为推迟,受损。
正影响:
中国举重,包括男举,女举。经过被全球禁赛一年,到19年重出江湖且恢复元气。但如果2020年上阵东京奥运,时间仓促不说,队伍缺乏足够的时间消化禁赛带来的弥漫在全世界的怀疑还有全队的巨大压力。
所以无论是吕小军还是邓薇,2021年再出赛,更稳妥。相反,这两年真是举重的多事之秋,多个重要对手都受禁药影响,也许还会受影响,所以举重队是获利的团队。
负影响:
羽毛球。男单谌龙又老一岁,石宇奇又未必能过得了安塞龙那关,而且安塞龙“大了一岁”,会更老练。重点是,桃田经历车祸,有了天赐良机去心里疗伤。雅思组合似乎有一种强弩之末的颓势。女单也是如此,陈雨菲独女撑林不说,马琳也有了宝贵的恢复时期。女双无论是李杜还是贾陈,都没有突破口。如果,在东京,羽毛球颗粒无收,未必有多意外,就好比此次全英。
奥运会推迟,对任何项目的每一个运动员来说,影响都是巨大的,因为运动员们之前都已经按照计划的奥运周期进行了长时间的备战,身体、心理和技术都即将达到一个顶峰,但突然通知奥运会推迟,这对运动员的状态保持和心理影响都是一个考验。
非要分析对谁影响最大的话,个人认为主要影响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成绩与竞技状态息息相关的项目,比如短跑、游泳等,这类项目的运动员往往注重于状态的保持,奥运推迟对他们影响很大。第二方面是对于那些有夺金实力但没有夺金把握的运动员或队伍,比如中国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