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有关三峡的历史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有关三峡的历史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公元908年(开平二年)
二月,蜀兵再克归州,俘刺史张瑭。
△前蜀王建为防赵匡凝溯江进伐,在夔峡上口设铁絙(铁锁)横江,阻绝通航。
公元914年(乾化四年)
△荆南高季昌攻夔州,招讨副使张武、夔州刺史王成先,举铁絙拒挡,船不得进。高季昌纵火船焚蜀浮桥,恰遇西风,荆南兵被焚,溺死者甚众。季昌乘船逃命,荆南兵大败,被俘斩五千人。
公元928年(天成三年);
三月,唐将西方邺攻克归州。
公元932年(后唐长兴三年)
七月,夔州大水,以致奉节东十五里赤甲山崩,漂溺多人。
公元943年(保大元年)
△南唐秭归县令陈起,组织人力对新滩进行疏凿。这是峡江最早航道整治工程记载。
961年(建隆二年)
△赵匡胤发兵伐后蜀。蜀军在夔峡口设浮桥锁江、立栅三重,以阻宋军进犯。
964年(乾德二年)
冬,赵匡胤令刘光义进攻后蜀,溯长江经三峡西进。
△宋太祖派将王全斌自襄州直趋夔州。次年正月,刘光义、曹彬率师自归州沿江西进,直取夔州。后蜀守将高彦俦力战不胜,登楼自焚,城陷。
三国时候,刘备为了报关羽之仇,攻打孙吴 ,最后兵败退至夔门瞿塘峡 。
抗战时期,宜昌西接巴蜀,水路三峡通四川,日本发起会战,中国拼死抵抗,保卫宜昌。
以下是关于三峡的故事:
三峡最早的传说来源于大禹治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长江之患,大禹治水,有斧开山,三峡之源,顿然破开,长江之所流进大海,全靠此斧破开。
1、《阁夜》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译文:年中白日的光阴逐渐缩短,寒夜霜雪笼罩着荒远天涯。破晓时军营中鼓角的悲壮,星河的影子在三峡上荡漾。荒野中的人家为战争痛哭,远处传来渔夫悲凄的歌声。英雄的业绩最终成了黄土,我何必介意书信音讯即少。
2、《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唐-李白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译文:白鹭鸶拳着一条腿,单足立在冰凉的秋水中,月光明如秋水洒满大江。白鹭鸶受人惊吓以后,高飞而起,直向波涛汹涌的使君滩飞去。
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历史故事:
4、在大禹治水的时代,巫山有十二条恶龙兴风作浪,百姓民不聊生,西王母的女儿瑶姬就带着她的十一个姐妹来此治水,并送给大禹一本《上清宝经》的治水天书,治水结束,十二仙女忘了返回天宫,久而久之,她们便化成十二座奇秀绝美的峰峦耸立在巫峡两岸。
5、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一文中提出了建立三峡工程的原始设想:“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孙中山先生当时对此做出了一系列的构思,但由于现实原因限制,没有着手实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有关三峡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有关三峡的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