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吕梁历史文化资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吕梁历史文化资源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应该是出自“渺昆仑,笑吕凉,少年自有少年狂”形容人年少轻狂,个性张扬,虽然昆仑山高巍峨,有仙居住,但没把这险峻高山放在眼里。吕凉自古英雄辈出,人才济济,但也不认为这些人能和自己相提并论。PS:昆仑山又名昆仑丘,昆仑墟,是中国古神话中的神山,道教奉为神仙所居的仙山。吕梁,地名,山西省境内,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著名的酒都杏花村就在吕梁地区。吕梁地区历史上人材辈出,宋代名将狄青、唐代大诗人宋之问、唐代大将郭子仪也都是汾阳人。
宋代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云:“泗水至吕县,积石为梁,故号吕梁”。历史上,著名险滩吕梁洪便在吕梁山下。春秋时期,孔子曾驻足吕梁洪边,目睹“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的壮观景象,留下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古名句。吕梁山体系“寒武纪”石灰岩,这里自古就盛产奇石、美石。玉石。早在《禹贡》中就有徐州上贡“泗滨浮馨”的记录,另据《枸橼扁》载“泗水之滨多美石”,有“吕梁磬石天下响”的赞誉。
改名了,
1952年撤销兴县专区后,划归榆次专区(后改晋中专区)。1954年离石、方山合并,县名改离山县。1958年离山、中阳合并,县名复改离石。1971年5月吕梁地区成立后,原离石县迁驻柳林,新置离石郊区。10月,离石县改为柳林县,离石郊区恢复为离石县。离石县城成为吕梁地区驻地1996年5月离石撤县改市,离石县改为离石市。2004年6月吕梁地区撤地改市,离石市更名为离石区,属吕梁市管辖。
截至目前,离石县并没有改名。近年来,有关离石县改名的传言不断,但都未得到官方证实。离石县是山西省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位于省会太原市西南部,是山西省的重要农业区和煤炭资源区。离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如汾河、五台山、离石古城等。离石县的名称来源于汉代的离石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因此改名的可能性较小。
改名了。
因为2019年8月2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离石市党政机构调整方案,离石市改设为离石区,离石县改为石楼县,该方案于同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离石县已经改名为石楼县。
此次离石市调整方案是山西省深化市县机构改革,推进城市群发展以及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
改名后的石楼县将继续发挥其在区域经济、文化和旅游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吕梁是革命老区,革命战争时期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一部《吕梁英雄传》,是战争年代吕梁人民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真实写照。 吕梁是发展新区,于2003年撤地设市,是山西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下辖的孝义市和柳林县曾经也是我国的百强县。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因吕梁山脉纵贯全境而得名。吕梁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东与太原市和晋中市相邻,南与临汾市接壤,北与忻州市为邻。吕梁市地处吕梁山脉中段,地势中间高两翼低,吕梁山脉由北而南纵贯全境,平均海拨在1000~2000米之间。主峰关帝山海拨2831米,为吕梁山最高峰。山地两翼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东部地势平坦,为太原盆地西部边缘,是主要农业区。境内有黄河及汾河、文峪河、湫水河、蔚汾河、三川河穿流,均属黄河水系。吕梁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2%。
吕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全市已发现各种成因类型的矿产40种,产地407处,其中大型矿产地40处,中型矿产地63处,小型矿产地30处,矿点及矿化点274处。突出的资源是煤、铁矿、铝土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白云岩、石棉、硅石和含钾岩石等,吕梁因矿产丰富曾经是山西经济的排头兵,虽然吕梁因为反腐经济增速从曾经的第一变成倒数第一,但是,今年有些好转了,2016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995.3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排名从2015年的全省末位上升到了第6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吕梁历史文化资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吕梁历史文化资源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