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历史故事20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故事20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历史上以智取胜的故事20字左右?

官渡之战

东汉建安五年(200),曹操统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豪强拥兵割据,逐鹿中原。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衰绍率精兵10万南下。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衰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衰将颜良,败衰军。衰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衰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衰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衰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屯,全歼衰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衰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衰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衰绍则从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20字或30字的历史小故事?

在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和政治家。他忠于国家,但被诬陷为叛徒,被贬谪到远离家乡的地方。屈原深感失望和孤独,于是写下了《离骚》等著名诗篇。后来,他投江自尽,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不公正待遇的++。

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都会举行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的活动,以此来追忆他的忠诚和牺牲精神。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和正义是值得珍视的品质,屈原的精神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有一位名叫赵一曼的女性英雄。她是一位身先士卒的护士,在战争期间为伤员们抢救生命。1942 年,赵一曼所在的部队在战斗中遭遇了大量人员伤亡,她坚定地选择留在战场,继续为胜利而奋斗。最终,她成功救出了多名伤员,并成为了部队中的英雄。她的英勇事迹传颂了整个战场,并激励着更多人为国家的繁荣与进步而努力奋斗。

以下是一个50字或60字的历史小故事:

古代希腊的一位画家,精于壁画。据说他画了一幅连水牛也能欣赏的画,但未获得好评。画家最终放弃了这种众人皆知的技巧,去学习绘画的精微之处。于是画出了非常精雕细琢的小幅画作,使人惊艳,逐渐成为一代宗师之一。故事告诉我们,要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甘于接受挑战,勇于迎接改变,并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春秋战国时期的杰出历史人物的故事(20字以内)?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故事20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故事20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历史上以智取胜的故事20字左右 历史故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