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惠州历史文化挖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惠州历史文化挖掘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惠州叶氏历史?

据《叶氏族谱汇编第三册(惠阳县部分)》(1992年版)记载,清康熙元年(1662年),逢春公叶特茂和胞弟叶特盛(号迪春)以及一部分族人,从梅州兴宁合水溪唇徙居归善县淡水沙坑 (今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铁门扇村黄竹沥)。在这里他们的家族历经350余年的发展,枝繁叶茂人才辈出,清朝乾隆年间有武进士叶开弟,近代有吉隆坡王叶亚来、明远将军叶任才、反清义士叶匡等,现代有抗日名将叶挺、清官叶维浩等名人皆出自于此

惠州南门公园的历史?

1. 惠州南门公园有着悠久的历史。
2. 这是因为惠州南门公园建于明代,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它是惠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惠州历史文化的重要遗迹之一。
3. 惠州南门公园曾经是惠州城的南门,是城市的重要出入口,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
公园内有古老的城墙、城楼和护城河等建筑,展示了古代城市防御体系的风貌。
此外,公园还有一些历史文化景点,如南门楼、南门城楼等,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惠州的历史和文化。

南门公园位于西湖南岸,与南湖融为一体,是当代新建的西湖南湖大门公园,占地1万平方米,有莲池、假山等;有东坡引泉塑像,以纪念其在宋代引山泉水为老百姓解困的贡献。湖区为水生植物种植示范区,有新景南庭碧芊

惠州的自然风光与历史?

惠州西湖在东汉时期是荒野之地,东晋在湖边建有龙兴寺,唐朝改名为开元寺,唐中宗年间,位于西山上的泗洲塔建成。北宋张昭远居于惠州的舍人巷时,将湖命名为郎官湖。同朝代余靖作下的“重山复岭,隐映岩谷,长溪带蟠,湖光相照”之句则是描述西湖最早的佳句之一。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惠州的知州陈称对西湖进行了治理,称筑了平湖堤、拱北桥,以及点翠洲上的孤屿亭、湖光亭等建筑,并养鱼灌田,西湖也因此而被称为丰湖。

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朝廷贬至惠州安置,携妻妾王朝云和儿子苏过在惠州度过了三年,期间时常游览西湖,写下了许多咏吟西湖山水的诗词。他在绍圣二年(1095年)写下的《江月五首》是最早以惠州西湖为主题的诗,当中更有“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名句。同月,他在《赠昙秀》诗中,将丰湖称作西湖,是“西湖”这一名称最早的来源。惠州西湖也因此在苏轼诗词的传播下得以扬名。

惠州有多少姓氏?

据统计,惠州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姓氏。根据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惠州地区共有超过500个不同的姓氏。其中,常见的姓氏有李、陈、张、王、黄等,这些姓氏在惠州地区人口中占据较大比例。此外,还有许多少见的姓氏,如赵、钱、孙、杨等。这些姓氏的多样性反映了惠州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展示了人口的多元性和多样性。

惠州是什么之乡?

广东惠州被称作为梅菜之乡,那里梅菜被称作贡品,惠州的幸福心梅菜非常正宗,这个品牌生产的梅菜味道很好,深受消费者喜爱。梅菜是广东(梅州、惠州)的特色传统名菜,属于腌制食品,梅菜是用鲜梅菜为原料经腌制后再脱盐等工艺制成的产品,梅菜历史悠久,闻名中外,是岭南三大名菜之一,为岭南著名传统特产,历史上作为宫廷食品而被称为“惠州贡菜”,有古诗描述称:“苎萝西子十里绿,惠州梅菜一枝花”,而惠州被国务院授予“中国梅菜之乡”的称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惠州历史文化挖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惠州历史文化挖掘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惠州叶氏历史 惠州历史文化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