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林汉达历史故事的顺序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林汉达历史故事的顺序是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从孩子的接受心理来说,我建议的读书顺序是:《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吴姐姐讲历史故事》→《林汉达·雪岗中国历史故事集》。
历史更像小说或故事,而非科学,写历史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创造一个世界。历史是无法中立的,它总是从作者的观点出发,总是经过价值观的过滤,还总要受到作者叙事方式和叙事能力的影响。此前我说读历史读物最好不要只读一套,而要尽量多读两套;现在我加强一下语气吧:读历史读物,千万不要只读一套,一定要多读两套。 这样做另一个好处是:当孩子对某个事件、某个时期感兴趣时,会在对比中学到知识和阅读方法。
四字史书有:《左氏春秋》、《春秋外传》、《吕氏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史书比较多。
第一部分,诗歌散文历史
一、《周礼》中记载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据说为周公旦所著
二、《诗经》、反映了劳动、爱情、战争、徭役、压迫、反抗、风俗、婚姻、祭祖、宴会,甚至天象、地貌等方方面面。
三、《周易》,最古老的一部筮占之书,记载大型重要活动
四、《尚书》,散文体历史典籍,今文《尚书》是西汉伏生口述的28篇《尚书》,古文《尚书》是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西晋永嘉年战乱,全都散失。东晋,梅赜给朝廷献出《尚书》,包括33篇《今文尚书》,及25篇仿《古文尚书》。
五、《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因鲁国史官按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记录,而名为“春秋”。孔子在鲁国史官所编写的《春秋》基础整理修订。内容开始于前770年,止于前476年,总共295年。
六、《左传》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是编年史著作,同时也是历史散文著作。按照鲁国12位国君顺序,记载了春秋时代254年历史。主流认为作者是左丘明。
七、《国语》,又名《春秋外传》、《左氏外传》。最早国别体史书,作者左丘明所撰,共21(篇),上起前990年,下至前453年。包括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第二部分,诸子百家
《论语》,记录孔子与++的语录
《墨子》,墨子、++、再传++言行记录
《孟子》,孟轲与++言行的记录
《吕氏春秋》,吕不韦门客编辑而成
还有《庄子》、《荀子》、《韩非子》、《列子》,
《东周列国志》是明代冯梦龙根据流传的民间平话、传说等进行了整理加工完成的一部章回体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东周列国志》是从西周末年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写起,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结束,内容包括了春秋、战国五百年间的历史,无数英雄们曾经任性地活在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
本书内容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书,其中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只做了少量的文学艺术加工,也就是说《东周列国志》内容基本上都是真实的历史,只不过作者把这些分散的历史碎片根据时间进行了排序,成为了一部很有特色的历史演义小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的特殊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变革,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中华民族的大融合都出现在这段时期,而且初步形成了中华民族文明思想的雏形。无论是出身尊贵还是落魄士者,只要有才干,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华,商鞅、李斯、吴起、孔子、庄子这些群星閃爍的人物都出現在这一时期,这段历史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曾几何时,年少的我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所作所为百思不得其解,为了“义”、为了“忠”,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曾经的“诺”,迸发出“才为重己者用,身为知己者死”的豪迈。随着岁月的流逝,我终于明白了不是历史改变了我们,而是我们改变了历史。
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了解知道一些这段历史典故,耳熟能详的就有“纸上谈兵”、“退避三舍”、“结草报恩”、“负荆请罪”等等,学习过的文言文就有“触龙说赵太后”、“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等等。正是有了这些君王和臣子的不懈努力,“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才能在历史的舞台上脱颖而出,并在中原大地上交替问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林汉达历史故事的顺序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林汉达历史故事的顺序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