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云冈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云冈历史文化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460年),终于正光年间(公元520一524年),历时约64年。

唐初,在云冈进行了局部雕凿工程。

辽兴宗、道宗时期,为云冈石窟的中兴阶段;兴建了云冈十寺并整修了1800余尊佛像。辽末,十寺遭兵火焚毁。

明代云冈成为边陲重地,石窟再度荒废。

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云冈寺院。

云冈石窟的特点:

1、雕刻年代早,始于北魏,距今约1600年了。

2、造像宏大。最大的佛像有17米高,其他的也在10米~16米高。

3、造像精美。有印度、犍陀罗、希腊、西域等风格,艺术性强。

同煤集团云冈矿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与著名的云冈石窟相毗邻,于1966年10月1日奠基兴建,1973年3月31日建成投产,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

建矿至今,漫漫39年的风雨历程,该矿在中国采矿界屡建功勋,名扬中外,全矿累计为国家生产煤炭1.5亿吨,上缴利税16亿元。成为同煤集团公司生产矿井的中坚力量。

39年来,云冈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煤矿工人的豪情壮志。特别是从2007年起,历届领导把企业的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集中精力致力于企业的改革和创新,使煤矿安全生产得到了大幅提升,矿井原煤产量首次突破500万吨大关,百万吨死亡率为零。

山西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2001年,云冈石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五华洞雕饰绮丽,丰富多彩,是研究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珍贵资料。

云冈石窟雕刻在我国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最小的佛像2公分。最大的高达17米,多为神态各异的宗教人物形象。石窟有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的佛传浮雕,有精雕细刻的装饰纹样,还有栩栩如生的乐舞雕刻,生动活泼,琳琅满目。

其雕刻艺术继承并发展了秦汉雕刻艺术传统,吸收和融合了佛教艺术的精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来隋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与亚洲国家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云冈石窟的历史价值

近年来讨论云冈石窟的历史价值,都从附会北魏王朝的历史着眼。殊不知反映北魏历史仅仅是云冈石窟的隐形内涵,而且所含的历史成分又相当复杂,所以直接用云冈石窟去对应北魏历史总觉牵强。因此必须由表及里地逐层剖析,才能剥出其历史面貌。

应当明确,云冈石窟建造的立意不是为了记载历史,而是为了弘扬佛教,潜在地反映一些历史乃是其“附加值”。但是由于云冈石窟建造于北魏一朝(这是云冈石窟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浓郁的时代特征、鲜明的社会背景、独特的民族风格,自然格外显眼地反映在石窟中,于是在佛教的表象后面就有了深厚的历史属性,同时也就派生出历史价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云冈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云冈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云冈石窟历史详细介绍 云冈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