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历史原型?

在抗战时期有个著名的“台儿庄大捷”,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意义非凡。

这个台儿庄,位于山东省最南部,与江苏搭界,所以向来有“山东南大门”、“天下第一庄”之称。由于台儿庄地处京杭大运河的中心地段,土地肥沃,适合耕种,但由于地势太过低洼,每到汛期总是会遭受洪灾,到了唐朝,人们为了免受洪水的侵扰,就搭建高台,生活居住,“台庄”的名字由此得来,后来又改成了台家庄。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唐朝时有台氏一族在此居住,于是就把这里称为“台家庄”,唐朝建立的准提阁内,碑文上也出现过“台家庄”的名字。

那么,台家庄为什么又改名叫“台儿庄”呢,这里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历史故事。

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最喜欢微服出游,有一次,乾隆爷在私访江南的途中路过台儿庄,见此地水城相间,别具一格,非常喜欢,就在这里多住了几天。

抗战时期著名的“台儿庄”,竟是因一个小书童而得名

这天,乾隆爷带着人在城内闲逛,恰巧碰见城里一个大户人家的儿子娶妻,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场面非常热闹。乾隆爷本来就是个喜欢热闹的人,看到有这种喜事,就从旁边店铺里借来了纸笔,挥毫泼墨写了一个上联,连同三枚铜钱,让侍卫送到了喜事的主人家。

这家人也是大户人家,自有认人识人的眼光,收礼的账房先生一看送东西来的侍卫,无论穿着打扮还是气势,绝非普通人家,再打开上联一看,写的是:“三个铜钱贺喜,嫌少莫收,收则爱财。”

账房先生看后,不由苦笑,对当家人说了这件事。主人一看,也很为难,收与不收都是问题,若是收了,好歹也是本地大户,落个爱财的名号终究不好,若是不收,又怕得罪了来人,为家族带来无妄之灾,真是左右为难。

初中历史台儿庄战役的国内背景?

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位于枣庄南部,地处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驻地)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南四湖;

为山东南大门、徐州之门户,乃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自古是南北漕运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台儿庄战役又称为台儿庄大捷,鲁南战役。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当时日军全面侵华。企图在三个月内++++。中国军队空前团结,集齐了29万,军队与日军5万军队展开激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

不仅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还在国际舆论上占得了先机。

山东台儿庄历史风物产生年代?

台儿庄地区历史悠久,从马兰屯镇西兰城店村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时代的文物,邳庄镇赵村出土的岳石和龙山文化时代的文物以及龙山文化时代的晒米城遗址证明,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周穆王时期,徐国崛起,区境被纳入其版图。

  两周之际,辅伯徙国于黄邱山套,是为逼阳国。周简王二年(公元前584年),吴伐徐,区境运河以北地区改属吴国。周灵王三年(公元前563年),晋、鲁、曹、邾四国联合灭逼阳,赠其土于宋。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区境运河以北地区改属越国。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让泗东百里与鲁,区境运河以北地区改属鲁国。周安王二十年(公元前382年),齐楚联合伐鲁,区境运河以北地区改属楚国。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齐灭宋,逼阳故地改属齐国。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楚伐齐,逼阳故地改属楚国。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区境属泗水郡。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运河以南地区属楚国彭城郡傅阳县,茅茨河以东地区属楚国东海郡兰旗县,以西属东海郡承县。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东海郡改为中央直属。汉宣帝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彭城郡亦改为中央直属。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撤彭城郡,傅阳县复归楚国。

  王莽代汉(公元前9年),改东海郡为沂平郡,所辖之兰旗县改称溥睦县,承县改称承治县。傅阳县改称辅阳县。

  东汉恢复旧县名,兰旗旧地并入承县。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更东海郡为东海国。章和二年(公元88年),楚国改称彭城国。中平五年(公元188年),郡国以上置州,东海、彭城均隶徐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台儿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台儿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初中历史台儿庄战役的国内背景,中国历史台儿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