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寿县的历史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寿县的历史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八公山而它的名字故事则来自于

西汉淮南王刘安学道成仙的神话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

八公山便是属于淮南国境内

淮南王刘安是个胸有大志之人

刚一上任便广招天下贤才

据说投到他麾下的就有数千人

刘安也做到了人尽其才

他将这一大帮人聚集在八公山上

编著了名篇《淮南子》

整理编订了二十四节气

使得这本学术巨著成为一本融

政治、经济、哲学、天文地理、思想文化

于一体的百科全书

仿当年刘安行宫的汉淮南王宫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典故: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苻坚的部队进展顺利,由大将苻融率领先头部队很快攻克了寿阳(今安徽寿县),由另一大将梁成率领五万秦兵在洛涧摆下了阵势,准备阻挡晋军的反击。

       形势对东晋很不利,但以宰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临危不惧,运用计谋先让人到处散布晋军兵少、粮草将尽的消息,令苻融上了当。苻融派人告诉苻坚,敌人兵少又不善战极易取胜,为防敌人逃跑,须快速进军一举抓住对方统帅,晋军会不攻自溃。苻坚一听大喜,立即把大部队留在项城,只身带了八千精兵,日夜兼程赶到寿阳。

      与此同时,晋军的龙骧将军刘牢之率领五千士兵,趁着夜幕掩护,突袭驻守在洛涧的秦军。根本没把晋军放在眼里的秦军,做梦也没想到晋军会从天而降,立刻慌作一团,许多人还在睡梦之中就做了刀下鬼。这一仗秦军损失一万五千多人,大将梁成也被杀死。晋兵乘胜向寿阳进军,驻扎在寿阳城对岸的八公山下。

      苻坚听说晋军攻占了洛涧后又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立即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看淝水对岸晋军的动静。当时正值隆冬时节,又恰好是个阴天,远远望去,河上桅杆林立,战船密布,晋兵持刀执戟,阵容十分严整。八公山上草木随风而动,仿佛有无数个东晋士兵正在操练。苻坚吓得面如土色,惊恐地回过头来对一旁的苻融说:"晋军哪里是一支弱旅?分明是一支劲旅啊!"

不是真的。只是个传说故事。相传赵匡胤为了统一南方,推翻南唐李煜政权,挺进寿州,被李煜大将于洪围困在南唐境内,内缺粮草,外无援兵,形势非常紧急。

这时赵匡胤部下大将高怀德之子高君保冒死杀出重围,回东京卞梁搬救兵。

骁勇善战的女将陶三春亲自挂帅印,领兵驰援,命高君保为先锋,高君保行至蒙城西北的双锁山,遇到才貌双全,武世高强的巾帼英雄刘金定,两人一见钟情,定下终身一同前往八公山营救。

刘金定率兵来到八公山下力杀四营,最后由寿唐关闯入唐帅帐,将南塘主将于洪堵在八公山与淮河之间的峡谷独笼冲之中,用火攻歼敌,解除南塘之围。

展开全部

在美丽富饶的淮河中游南岸,有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她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

寿县北依八公山,南接江淮分水岭,与省会合肥、煤城淮南、珠城蚌埠相邻,面积2986平方公里,拥有人口127万。

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早在夏禹九分天下时,这里属扬州。西周和春秋时期,蔡国和楚国先后迁都于此。西汉时刘邦之子刘长和刘长之子刘安为淮南王,在这里建都。东汉末年,袁术在寿春称帝。随后,历代王朝都在这里设州置府,名噪江淮。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名胜古迹繁多,历史文化厚重。其所独具魅力的名山、名水、名城、名人,享誉海内外。

1.钟灵毓秀八公山

八公山古称肥陵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传说远在西汉时期,招致方术之士数千人,以求长生不老之术。一日八公求见。门吏见是八个白胡老人,认为他们不会长生不老之术,不愿通报。八公大笑,顷刻变成八个童子。门吏大惊,赶忙禀报。刘安顾不上穿鞋,赤脚出迎。八公留下后,与刘安登山修道炼丹。不久仙丹炼成,举行大祭,刘安服丹后,遂“白日升天”,与八公飘然而去。余药在器,鸡犬舐食,尽得升天。“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神话从此流传了下来,肥陵山也因此改名八公山。

八公山建有森林公园。公园内溪流潺潺,松涛呼啸,披金叠翠。“楚山重叠矗淮氵贲,堪与王维立画勋。”李白、王安石、苏轼都曾在这里驻足,留下不朽的诗篇。八公山上的人文景观,有惊马坡、古渡口、谢公祠、石门潭、涌泉庵、吕蒙正寒窑、刘金定梳妆台、十八连珠寨等名胜古迹;而自然景观,以寿阳烟雨、西湖晚照、东津晓月、紫金叠翠、珍珠涌泉、硖石晴岚、茅仙古洞、梨乡雪海为最佳。这里还有一座紫金山,山上石质细腻如玉,呈紫红色。用此石制成的紫金砚,集石坚、润泽、发墨于一体,倍受历代文人墨客青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寿县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寿县的历史故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寿县八公山故事 寿县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