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生真实故事?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推翻了元朝,打败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统一了天下,之后为了废除丞相制度,出现了胡惟庸案,蓝玉案等杀了很多功臣,由于太子朱标在他之前去世,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造成了靖难之役。朱棣当了皇帝。
朱元璋封伙伴故事缩写?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年时家里很穷,他放过牛,要过饭,还出家当过和尚。朱元璋小时候常和五六个小伙伴一起放牛。大伙儿在山上玩得很好,常常在一块摘山果捉迷藏,有时还偷地里玉米红薯烤着吃。时间一长,大家胜似同胞手足,都舍不得离开彼此。朱元璋小名叫重八。有一天,一个放牛的小伙伴说:“重八哥,咱们结拜成兄弟吧。”
朱元璋一向讲义气,一听这话,正合自已心意,就说了声:“那好啊!”
于是七个放牛娃一齐下跪,对天发誓,又叩了头,结成了生死之交,排排生辰八字,数朱元璋岁数最大,于是大伙也就尊称他为重八大哥。
现代朱元璋的后代名人?
第一个子孙叫朱橚,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被封为周王,就藩于河南开封。
史料《明史》记载,朱橚不像其他王爷一样钟情于权力和地位,也更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势力集团”,反而专注于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因此他也是朱元璋儿子中最有文化的
在朱橚年轻的时候,他就对医药十分感兴趣,不仅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医药典籍,还亲自实践到深山中采药,并且还编撰了大量的草药书籍,比如《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等等。
尤其是《救荒本草》,在后来的荒灾时期,它还成为人们采集食物最权威的依据,因此朱橚也是世人公认的植物学家。
第二个子孙叫朱载堉,他是郑王朱厚烷的长子,也即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载堉作为长子,本该继承郑王的爵位,但是他却死活不愿意接受,母亲苦口婆心的劝了七次他都果断的拒绝。
对朱载堉来说,他追求的是山河日月,因此他后来离开故乡游历天下,还自号“九峰山人”和“山阳酒狂仙客”。
与此同时,朱载堉还积极学习历法和音律,并且他一生也著作等身,比如《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和《嘉量算经》等等
尤其是他创建的十二平均律,在世界音乐史上具有极大的价值,包括后来钢琴都源于此,因此他成了伟大的音乐家。
第三个子孙叫朱耷,他是朱元璋第十七个儿子宁王朱权的九世孙,不过很可惜他生不逢时,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明朝的末期,在他18岁的时候明朝就覆灭了。
于是,朱耷选择了剃度出家为僧侣,不过后来又信奉道教。
此外。朱耷对书法和绘画颇也都有天赋,虽然他远离了红尘,但是书画并没有荒废,反而还得到了很大的长进。
朱元璋的小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朱元璋这个名字是他投附郭子兴后由郭子兴取的。朱元璋的父亲原来也不叫朱世珍,而叫朱五四。朱元璋的妈妈叫陈二娘,朱元璋的大哥叫朱重四,二哥叫朱重六,朱元璋本人排行老三,所以叫朱重八。 和大多数封建皇帝一样,朱元璋的出世也被人为增加了几分传奇色彩,据《明史》记载:朱元璋的母亲刚怀孕时,曾经做了个梦,梦中有一个神仙给了她一粒仙药,放在手中闪闪发光,于是她就吃了下去,朱元璋的母亲从梦中惊醒,仍然觉得余香满口。朱元璋出生那天,他的家立即红光满屋,当时正是夜晚,红光从屋中射出,邻居看见以后以为他家失火,连忙奔走相救,结果却是虚惊一场。
朱元璋祖籍是江苏句容县(今南京市句容县)通德乡的朱家巷,其祖先世代耕田种地。其祖父朱初一因不堪地主和蒙古统治者的剥削,举家逃到了淮河岸边的泗州盱眙(今安徽盱眙)垦荒种地。朱初一死后,家里一贫如洗,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只好东迁西移,五十岁时,才在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的东乡定居下来,朱元璋的母亲在凤阳生下了朱元璋。
由于营养不良,朱元璋小时候体弱多病,瘦得皮包骨头。朱元璋父母十分迷信,认为只有观音菩萨才能救他一命,保佑他平平安安地活下去,于是,他们就把幼小的朱元璋送到附近的皇觉寺,并让朱元璋拜寺里的老和尚高彬为师。
朱元璋到了10岁时,父亲朱世珍为了躲避沉重的赋役,再次搬家,后来就在太平乡的孤庄为地主刘德种地,朱元璋也就成了刘德家的一个放牛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朱元璋后续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朱元璋后续历史故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