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的陵墓在哪?

曾为一代枭雄的“东北王”张作霖墓位于石山镇南驿马坊村西头的果树林中,墓园周围为青砖花墙,简朴美观。

由园门到坟前有64米长的青砖甬道,两侧砌起马路边石。两座坟墓为水泥筑成圆拱型,一座是张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张作霖与赵氏夫人合葬之墓。  

据史料记载,民国初年,张作霖打算把坐落在海城境内的张家坟茔迁到外地,便委托姐夫吴永恩择地建坟。吴永恩带着著名的风水先生在锦县(今凌海市)驿马坊村西觅得此地后,由张作霖出资买下了周围土地40垧,建起张家坟地。民国二年,张作霖把其母遗骨由黑山县移葬此地,立为主坟,后其妻赵氏(张学良生母)也移葬于此。坟茔占地约15亩,坟茔外有五六垧果树,周围是耕地。  

据驿马坊村的村民介绍,张作霖墓园西面正对着三座山,分别叫马鞍山、印山和猴山,暗合古人“马上封侯”、“封侯挂印”的寓意。张作霖没有葬在“元帅林”,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张学良过早地离开东北后,始终没有能够重返故里。所以,张学良将其父的陵园“元帅林”完全建成,并将其迁葬于此之事,他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遂成终生憾事。张作霖葬在驿马坊村,是他的旧部张景惠等人操办的,这墓园原本是张作霖自己选定的祖坟,他的亡母以及原配夫人赵氏,都葬于此地。将张作霖移葬在这里,似乎是理所应当的。  

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以及“文化大革命”,还有大自然的风剥雨蚀,张家茔地杂草丛生,一片荒凉,除两甬座碑外,其它建筑大都倒塌毁坏。  1986年7月,张学良将军旧部荆有岩、胡震、惠德安、郑殿起4位老人专程来到石山镇驿马坊村,祭扫张氏墓园;1986年10月2日,张学良将军的侄女张闾衡女士、侄子张同光先生及夫人,分别从香港、巴西前来祭祖;1987年5月,张学良将军的堂弟张学文,偕夫人王文瑞及子女,在张学思夫人、全国政协委员谢雪萍的陪同下也来祭扫墓园……  

辽宁第一大水库是哪?

建在辽宁抚顺浑河上的大伙房水库,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大型水库,是当时全国第二大水库,现已成为沈阳、抚顺两大城市居民饮用水的重要水源地。水库控制流域面积达5437平方公里,最大水面面积110平方公里,灌溉面积129万亩。水域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集中,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相传唐朝名将薛仁贵率兵东征时在此埋锅造饭,安营扎寨,之后形成的村落名为“大伙房村”,水库也由此得名。

大伙房水库是沈阳、抚顺两地的自然“大水缸”,1954年开工建设,1958年竣工。是一座防洪、供水、灌溉、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1959年朱德元帅的题词:大伙房建成水库源自长白山流出抚顺工矿区人民子孙万代享幸福。

水库环境优美,风景区内有小青岛、铁背山、狮虎峰、苍鹰台、四方洞、点将台等多处自然景观,以及猴石、三块石两处省内著名的森林公园。

水库的水非常清凉,是高山融水,因此这里的鱼非常新鲜,口感极好。

这里也有浓郁的人文历史景观,如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明王朝决战的萨尔浒古战场、闻名遐迩的元帅林(张作霖墓)、纪念女真族首领王皋的王皋山等。

在水库上游的满清王朝发祥地新宾县,有建筑工艺精湛、历史悠久、蕴涵丰富明清文化的永陵;被恢复的赫图阿拉老城及地藏寺、显佑宫等,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人来此访古问今,这些历史遗迹具有很强的观赏和文化价值。

为了保护水源地的一盆净水,目前大伙房水库大坝已经不再接待游客,也没有公交车到达这里。所以周围也没有卖吃的的地方,想去的朋友建议还是自驾游方便点,并自备干粮。

但大伙房水库在辽宁名声很大,天气好的时候很多人喜欢自驾来这里,这里湖光山色,景色很美。大伙房水库周围的环境很好,没有被过度开发,原始美丽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人们的主要原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张作霖陵墓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张作霖陵墓历史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辽宁第一大水库是哪,张作霖陵墓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