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历史上两次自上而下改革的性质有何不同?

第一次 1861年改革 原因 1.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2.农奴生活贫困 没有生活自由3.国内市场狭小,劳动力缺乏.性质 一场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第二次 俄国十月革命 原因1.20世纪初,俄国经济仍然相对落后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强国2.人民渴望和平3.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濒于崩溃4.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包括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性质 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成立。

1816年俄国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涉及到了俄国的方方面面。

文化上

在文化上彼得一世引进了西方的书籍和生活方式,下令让全体俄国人不得穿传统的长袍和留大胡子。他还简化了俄文字母,引进西方历法,建立了俄国第一座图书馆,还出版了第一份报纸,他自己还是主编。

同时为了改变教育落后的面貌,他要求各级政府直接管理教育,建立各种类型的学校,全俄各县普遍建立小学。

政治上

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剥夺贵族领主杜马会议的职能,以参政院取代负责具体工作。

为了巩固地方政权机构,在保留省的建制的同时,将全国划分为50个州,每个州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机构。

经济上

主要是兴办近代工业,引进西欧先进技术,奖励本国商人和外国企业主投资。扶植商业,发展贸易,提高商人地位,在经济上又授予商人有贸易特权。

宗教上

把教会完全置于国家的管辖之下,使教会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将部分教会财产收归国有,废除了总主教的职衔。建立了管理教会的宗教委员会,以此取代总主教的权力。

军事上

俄国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引进国外新式武器和战略技术,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为了提升军队素质,他一方面把大批贵族青年派往西欧学习军事,又重金聘请外国人在俄国军队中担任要职。同时在国内还开办了各种军事学校、技术学校和训练班,大力培养军事人才。

此外,他还非常注重兴建各类兵工厂,生产新式火炮,修筑国防要塞和海军基地。

虽然彼得一世改革有很大的局限,但也正是通过他的改革,俄国逐渐变得强大,还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

1861年以后俄国发生什么改变?

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农奴生活仍没有本质提高,民主革命依然是俄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历史使命。

苏联三大改造时间?

答:苏联历史上共进行过三次改革。

1)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行的是军事共产主义制度,其粮食征收制拿光了农民的粮食,引起广大农民的严重不满,内战后期农民暴动遍及全国,1921年初苏维埃政权发生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于是出现了列宁领导的第一次改革,实行了以粮食税为起点的新经济政策,从而解决了同广大农民的冲突和矛盾,找到通过合作社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途径,与此同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引进了市场机制。这次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成功的改革,工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2) 斯大林全面执政后实际上返回到被列宁否定了的军事共产主义体制,实行剥夺农民的强制集体化、以军事工业为重点的片面重工业化,同时对国内广大党政军民实行残酷的大规模镇压。斯大林去世后,实行改革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于是出现了由赫鲁晓夫领导的第二次改革。赫鲁晓夫从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入手,揭开斯大林问题的盖子,开始为遭受无辜镇压的人士++昭雪,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农业的领导。然而他的改革没有触及政治体制这一根本问题,却侵犯了统治阶层的利益,终于在一场宫廷政变中被赶下台。

3)第三次改革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这次改革试图恢复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模式,从社会主义目标和体制上改造苏联,使社会主义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这时最佳的改革时机已经不再,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在册++++制造重重阻力,而最重要的是没有能够团结全国上下,采取恰当的措施推进改革,从而导致改革夭折,苏共丧权,联盟解体,这是始料不及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俄国历史上两次自上而下改革的性质有何不同_1816年俄国改革的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