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救虎给我们的启示?

在医药学界有一个响当当的人物,那就是大唐神医孙思邈,孙思邈少年好读,天资聪明,很早就显现出在医学领域的天赋之才。关于药王孙思邈的故事有很多,其实只身救虎的故事广为流传,孙思邈真是神一样的存在,即能医治病人,还能为老虎看病。

孙思邈著有《千金要方》等药学名著,民间尊称为“药王”,是大唐时期的一位世纪名医,也是我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

一则关于药王孙思邈的故事,讲的就是孙思邈只身救虎的故事,外出路上遇到一只病虎,他不顾个人安危为老虎治病的故事,一直成为一段美谈传承了千百年。

“药王”孙思邈有一次进山治病时被一只猛虎挡住了去路。这只虎并不追扑他,只是俯伏在地上张开大口,眼里露出哀求的神色,并不住地向孙思邈点头。

孙思邈十分惊奇,走近细看,只见老虎喉咙口横着一根白色的东西。这时老虎继续向他点头,孙思邈再走近仔细地一看,原来是一根很大的兽骨卡住了老虎的喉咙。

他想为老虎掏出兽骨,却又怕虎性发作咬断他的手臂。忽然他想起药担子上有只铜圈,就取来放进虎口撑住上下颚,叫老虎衔着,自己伸手从铜圈中取出兽骨并为老虎的伤处敷上药物,然后再取出铜圈。老虎连连摇尾点头,似乎表示感谢。

此后,外出行医的郎中纷纷将铜圈改成手摇的响器,一来作为行医的标志,表示自己是能医龙治虎的药王++;二来是因为孙思逸用这只铜圈救了老虎而没被吃掉,郎中便把它作为自己行医的护身符了。

《三国演义》李逵杀四虎救母具体内容?

晕,那是水浒好不好当下李逵背娘到岭下,天色已晚了。

娘双眼不明,不知早晚。

李逵却自认得这条岭,唤做沂岭。

过那边去,方才有人家。

娘儿两个,趁着星明月朗,一步步捱上岭来。

娘在背上说道:“我儿,那里讨口水来我吃也好。

”李逵道:“老娘,且待过岭去,借了人家安歇了,做些饭吃。

”娘道:“我日中吃了些干饭,口渴的当不得。

”李逵道:“我喉咙里也烟发火出。

你且等我背你到岭上,寻水与你吃。

”娘道:“我儿,端的渴杀我也!救我一救!”李逵道:“我也困倦的要不得。

”李逵看看捱得到岭上,松树边一块大青石上,把娘放下,插了朴刀在侧边,分付娘道:“耐心坐一坐,我去寻水来你吃。

”李逵听得溪涧里水响,闻声寻将去,盘过了两三处山脚,到得那涧边看时,一溪好水。

怎见得,有诗为证:穿崖透壑不辞劳,远望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李逵来到溪边,捧起水来,自吃了几口,寻思道:“怎生能够得这水去,把与娘吃?”立起身来,东观西望,远远地山顶上见个庵儿,李逵道:“好了。

”攀藤揽葛,上到庵前,推开门看时,却是个泗州大圣祠堂。

面前有个石香炉。

李逵用手去掇,原来却是和座子凿成的。

李逵拔了一回,那里拔得动,一时性起来,连那座子掇出,前面石阶上一磕,把那香炉磕将下来,拿了再到溪边,将这香炉水里浸了,拔起乱草,洗得干净,挽了半香炉水,双手擎来,再寻旧路,夹七夹八走上岭来。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

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

搤虎救亲什么意思?

《虎救亲》也作《扼虎救父》,讲述一个孝女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九则故事。  【原文】  [晋]杨香,年十四,随父丰往田中获粟。父为虎曳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持虎颈,虎磨牙而逝。父因得免于害。   

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杨香14岁这年,曾随同父亲杨丰(有可能是三国时期之后改名杨丰的游侠杨阿若)去田里割稻,忽然蹿出一只大老虎,扑向杨丰,一口将他叼住。杨香急坏了,一心只想着父亲安危的她,完全忘了自己与老虎的力量悬殊。好个杨香,只见她猛地跳上前去,用力卡住老虎的头颈。任凭老虎怎么挣扎,她一双小手始终像一把钳子,紧紧卡住老虎的咽喉不放。老虎终因喉咙被卡,无法呼吸,瘫倒在地上,他们父女才得以幸免遇难。  

 一个小女孩,徒手搏虎,并从虎口中救出了自己的父亲,其孝心和勇气真令人赞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故事老虎救女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故事老虎救女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孙思邈救虎给我们的启示_《三国演义》李逵杀四虎救母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