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

1、负薪挂角

汉朝时期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2、程门立雪

这个成语讲的是宋朝的杨时苦心求学的故事:杨时考中了进士,却不去做官,而是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进行学习。程颢死后,杨时又在洛阳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那时,他已经四十岁了。有一天,杨时去拜见程颐时,恰逢程颐正在睡觉,而杨时与他的朋友游酢为了不影响老师休息,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口等候。外面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等到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积了一尺多厚了。

古人对求学的态度尚且如此诚心,今人更需把握眼前良好的学习机会。

3、手不释卷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年轻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掌权管事,更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加自己的才干。”

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 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最后终于有了文化。

3、闻鸡起舞

历史典故是什么?

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

  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所谓“历史典故”,是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词句 。必须是现代以前的,无论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还是古代人讲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著名的词句,都可以算“典故”。“历史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朝释义:(1).典制和成例。故,故事,成例。 【出处】:《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讌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

典故的古今异义?

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

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

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现代汉语词典》释作“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 诗词当中惯常使用典故。使用典故有什么作用呢?

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大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典故的凝缩委婉和诗歌的简练生动有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古书成语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古书成语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古人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 历史古书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