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的节气习俗?

习俗一:祭禹王

白露时节,太湖人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

每年白露时节,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

习俗二:推燕车

山东省郯城县,民间有“白露到,娃娃推着燕车跑”的传统习俗。

家家制作能发出悦耳声响的小燕车,孩子们推着燕车跑步御寒,可增强体质。

习俗三:吃鳗鱼

白露时期的鳗鱼,最为肥美,是品尝的最佳时节,苏州有“白露鳗鲡霜降蟹”之说。

鳗鱼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是不错的营养品。

习俗四:吃龙眼

福州"白露必吃龙眼"。

白露吃龙眼,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功效。

白露时节,龙眼个个大颗,核小味甜。

习俗五:酿白露酒

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

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

程酒,古为贡酒,盛名久远。

白露期间的各地习俗,主要有祭祀大禹、酿五谷酒、喝白露茶等。

从白露节气开始,各地陆续开始进入到秋天。民谚云:‘白露身弗露。’言至是天气乃肃,可以授衣耳。”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尚热,但早晚天气已有凉意,如果打赤膊就容易着凉。此外,这个时节还需预防秋燥。

白露节气的场景?

白露节气,秋风送爽,早晨的露水晶莹剔透,如诗如画。此时,田野里的稻谷已经成熟,一片金黄,稻穗低垂,散发着收获的香气。

远处的湖面水汽氤氲,与金色的稻田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人们忙着收割,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湖南在白露时节的习俗?

白露时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白露是个与秋天有关的节气,因天气转凉,夜晚许多植物的叶子上会有白色的水珠出现,所以被人们称为白露,时间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七日左右。到了白露时节,通常白天和夜晚的温度也差异较大,有一句谚语“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说的就是这一点。除了天气变化外,在白露时节,有多种习俗在民间流传。

其一是祭祀禹王,祈求更加美好和安稳的生活。自古以来,大禹就以治水英雄的形象存在,被人们称为水路菩萨。因此人们会在白露时节为其举行相对大型的祭祀活动,且不止在白露,每年清明和七月七等节日,也会祭禹王。

其二是采十样白,但这个习俗多出现在浙江苍南和平阳等地。十样白指的就是,白木槿、白毛苦等十种带有白字的中草药,采集完后再将它们放在鸭肉或鸡肉中煮食,有很好的滋补功效。其三是收集这些的秋天露水,据说煎煮服用后,有延年益寿的作用。还有些地区,将植物叶片上的清露和朱砂等物质混合,点在孩童的额头处,寓意消除百病。

二.吃龙眼和番薯,喝白露茶和白露米酒,滋养身心。

吃龙眼主要是福建地区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白露吃龙眼,具有非常好的滋补身体的效果,一颗龙眼就相当于一只鸡的营养。很显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但龙眼确实是一种有多种功效的水果。不仅能益气健脾和补血养肤,还能减轻失眠等现象,却也不能多吃,比较容易上火。

吃番薯是古代人民比较推崇的一种习俗,甚至有些迷信。他们认为在白露时节吃番薯丝或者番薯饭,会在这一年里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放心的吃番薯,不必担心胃部发酸。在中医学相关理论中,番薯具有补气健胃和强肾健体的功效,是一种健康食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露节气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露节气的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白露节气的场景,白露节气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