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杀了曹髦原文?
司马昭杀曹髦 魏甘露五年()五月七日,魏帝曹髦被司马昭所杀。曹髦(~),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王曹霖之子,魏正始五年()封高贵乡公。曹髦从小好学,工于书画,所画人物故事在魏代独树一帜。他还善文赋,着有《春秋左氏传音》等。在政治上,曹髦对司马昭专权十分不满。曹髦因司马昭权势日重,危及帝位,终于不胜其忿,声称司马昭代魏之心,路人皆知,决心要亲自出讨。王经等人谏阻,曹髦不听,率殿中卫士僮仆鼓噪而出,王沈等人急走奔告司马昭,司马昭派中护军贾充领兵在南阙下迎击,骑都尉成之弟、太子舍人成济挺戈直刺曹髦,曹髦死难,年仅岁。司马昭假传太后诏,宣布曹髦罪状,追废为庶人,又从邺城(今河北磁县南)迁来燕王曹宇之子常道乡公曹璜,更名奂,于六月二日,在洛阳即位。后来司马昭以大逆不道罪诛杀成济一族,以谢罪于天下。曹髦后被以王礼葬在廛涧之北(今洛阳西北)。 魏立三体石经 魏正始二年(),魏在洛阳国子太学门外,汉《熹平石经》之西,立三体石经,史称正始石经或魏石经。石经上刊刻有儒家经典《尚书》、《春秋》以及《左传》诸经,因++都是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成,所以称三体石经。此++相传为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邯郸淳书写,或者是仿效他的书体。其中隶、篆二体同《说文解字》所收字体大致相同,古文则与《说文解字》所收稍异,但基本接近。诸书记载的原经石数多不致,大约有碑。经石已经毁坏,原在今洛阳东郊龙虎滩一带,唐宋即有残石出土,以后间有发现,现存残石有《尚书》、《春秋》的部分++,大约共多字。
临汾六个名人事迹?
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
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2、霍去病: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时期名将、军事家,名将卫青外甥,大司马霍光兄长。
善于骑射,勇猛果断。

十七岁,拜骠姚校尉,追随大将军卫青,率领八百骁骑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骑兵,拜骠骑将军,封为冠军侯。
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两次参加河西之战中,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漠北之战后,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
3、柴绍:字嗣昌,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市)人 。
唐朝初年将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幼以任侠闻,矫捷有勇力。
初仕隋朝,为元德太子千牛备身,迎娶唐国公李渊之女平阳昭公主为妻子。
唐国公李渊起兵,领马军总管,率先登城陷阵。
武德初年,从秦王李世民征战四方,积功封为霍国公。
贞观初年,拜右卫大将军,出为华州刺史,转左卫大将军。
参与定襄之战,从灭东突厥,累加镇军大将军,平定梁师都,改封谯国公。
4、霍光: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市)人。
西汉时期大臣,政治家,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汉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曹髦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曹髦历史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