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的艺术成就,为什么后世的人都能记住他?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世人普遍认为其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尊称他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他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了最后27年的光阴。
巴赫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西方音乐史中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中部杜林根森林的爱森纳赫。爱森纳赫依山势而建,地势高低起伏不平,由青石板铺路,是德国中部一个富有童话气息小山城。这个地方拥有着很深的音乐渊源,中世纪时,游吟诗人和宫廷乐手都在爱森纳赫进行表演和比赛,可以说它是德国音乐的发源地。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城镇,可其中的市民们却酷爱音乐——据说该市古代的城门上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中照耀”的字样。中世纪的吟歌者经常手执竖琴,在这里吟唱诗歌并举行歌唱比赛,瓦格纳曾据此创作了著名歌剧《唐·豪塞》。而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也在此将《圣经》译成德语。巴赫家族是地道的音乐世家,他的家庭早在他来世前许多年就已经在音乐界赫赫有名了。
世界公认十大必读史书?
整理了10本非常热门的经典历史类书籍:
01《史记》
作者: 司马迁 /
内容简介: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中国历史,不能不读《史记》。
02《国史大纲》
作者: 钱穆 豆瓣评分:9.3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提纲挈领式的中国通史。作者论述了上自远古,下至民国初年中国历史的演变,对历史上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风貌、学术思想乃至宗教、兵制的内容及其相互影响均有深刻揭示,并以此来阐明历史上治乱盛衰之原因和国家民族之精神。本书亦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书,被誉为是“最有见解”的中国通史。在这部叙述时间跨度达两千多年的史书中,钱穆先生过人的史学功底、崭新的历史观和史学方法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0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作者: 钱穆 豆瓣评分:9.2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04《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 当年明月豆瓣评分:9.1
内容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讲述从1344年到1644年,明朝三百年间的历史。作品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运用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作品也是一部明朝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旧约历史人物脉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旧约历史人物脉络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