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定亲风俗?

托媒 男方托请一能说会道,且熟悉双方家庭情况的人(多为女性,俗称媒婆)到女方家里提亲,此后女方也托人暗中打探男方的家庭情况。

合八字 若女方有意,则由媒人互通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并请算命先生“合八字”。男女双方八字若相契合,双方即口头联姻。 定婚 八字既合,则可拿之,故定婚又称“拿八字”。由男方购置红色庚书,写上男方生辰,然后装于精制拜帖盒内,由媒人赴女方家中将女方生庚填入同一庚书,即算正式订亲。

认亲 由男方择定吉日备齐族茶(若干份猪肘、面条等物)到女方家,女方则邀约族人至亲齐聚堂屋。灯烛辉映之下,男子在媒人引导下谦恭有加,称父叫母,呼姑唤叔。

恩施地区嫁女儿的习俗?

1、托媒:男方在结婚前会请媒婆,这媒婆必须熟悉双方家庭的情况,然后到女方家说亲或提亲,之后女方会打探男方家庭情况。

2、 合八字:女方若同意,媒人就会把男女双方出生时间拿来合八字,也叫测命,看看双方是否契合,如果八字合就形成了口头联姻。

3、 订婚:约定婚姻后,就会告知大家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就会办订婚。

4、 认亲:之后,男方家会选个吉日,到女方家,女方会把亲戚朋友叫来,这就是认亲。

5、 聚堂屋:它的意义与认亲差不多,男方改口与女方一样称呼这些亲戚们。

6、 报期:由男方决定结婚日期,然后到女方家告知结婚时间。然后在准备最后的阶段,如准备彩礼,聘礼等。

7、哭嫁:土家族哭嫁是结婚前10天或15天之内,新娘会叫同村的女友,一起做针线,一边哭。

8、土家族亦兴"拦门礼"。男女家各选一伶牙利齿者为礼生,一问一答,天上地下,间间万事万物,一真到女方礼生"理屈词穷",撤去方桌,迎亲人才能进堂屋成亲。

恩施土家族爱好?

  恩施还是个具有风土人情的山城,“女儿会”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恩施传统之一。被誉为“东方情人节”。在每年的7月12日,青年男女穿戴簇新,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欲选佳婿的女子服饰很有特色,上身左襟大褂衣袖宽滚有多道花边,下着内长外短,衣分多层百褶长裙,佯装赶集,等待意中人的出现。而欲选佳偶的未婚男子,则身背空篓,佯装购物,来寻找自己的心上人。这里不仅有女儿会,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叫撒叶儿嗬,它的奇特之处在于把丧事当做喜事办,在鄂西民间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撒叶儿嗬唱腔古老独特,通常是六拍一句,其鼓点明快,节奏感强。这种拍子和谐分音节奏,在已知的鄂西民歌中是十分罕见的。

恩施土家族爱群居,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土家族人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摆手舞”是土家族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不论什么盛大的聚会,都要跳的。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土家族婚俗女子出嫁前,有“哭嫁”的风俗。

丧葬基本是土葬,古代巴人也有火葬、悬棺葬、船棺葬的习俗。土家族处于原始宗教崇拜阶段。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

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有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恩施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恩施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恩施定亲风俗_恩施地区嫁女儿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