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历史?
西汉,以蜀郡北部冉駹地设置汶山郡,辖绵虒等5县,绵虒为郡、县治地(旧址在今汶川县威州镇姜维城)。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四川为益州刺史部(简称益州),绵虒属益州蜀郡。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省汶山郡,仍隶蜀郡,为北部冉駹都尉治。
东汉,刘秀定都洛阳后,恢复西汉地旧制,改绵虒县为绵虒道,仍隶蜀郡。安帝延光三年(124年),撤蜀郡北部冉駹都尉复置汶山郡,绵虒为汶山郡辖。
蜀汉,魏黄初二年(221年)刘备在蜀重建“汉”国,史称“蜀汉”,都成都。汶山郡仍设(治汶江),分绵虒县南部地区置都安县(今都江堰市聚源导江铺)。
西晋,晋武帝咸宁六年(280年),以汶山郡隶益州,改绵虒县为汶山县,仍为郡治。
成汉,建置与西晋同。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灭成汉,汶山郡仍治汶山县。东晋后,郡徙县废。
刘宋,汶山郡治迁都安,辖都安(今都江堰市灌口镇)、晏官(今都江堰市聚源导江铺)二县,仍隶益州,汶山县因郡治侨迁,未再建置。
南齐,汶山郡仍治都安。齐武帝永明四年(486年)割今崇州市街子、双河及今汶川县漩口(搬迁前)、水磨一带新置齐基县。汶山郡辖都安、齐基、晏官三县。
梁朝,萧梁统治今四川的56年中,汶山郡仍置都安,齐基县改置郡,于原绵虒县置汶川县(今威州镇),汶山郡辖都安、晏官、汶川三县。武帝普通三年(522年)于今茂县凤仪镇置绳州,领汶山郡(辖汶川一县)、北部郡(辖广阳一县)。承圣二年(553年)西魏平蜀,省汶川县,汶山郡还治都安,辖都安(郡治)、晏官二县。
不夜城的城墙有几百年的历史?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
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明城墙讲解?
明城墙是明朝时期北京城的城墙,是北京城的最后一道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古代城墙之一,也是北京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其简要讲解如下历史背景:
明城墙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约公元1406年),当时的皇帝朱棣命令建造北京城的新城墙,以保卫都城的安全,并巩固明朝的权威,北京城的城垣增加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规模和特色:
明城墙全城共有九门、二十四座角楼、仅剩五座完整的瓮城、两千七百多个敌楼、一百多条护城河,墙厚一丈多,布局严谨,构造恢宏,由于历经沧桑,现存的城墙不复当年辉煌,但仍然展现了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壮美和独特美学,被誉为我国古代城墙建筑的经典之作。
现状和保护:
如今,明城墙已经为了北京的文化遗产,从旅游角度来看,明城墙成为了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景点之一。此外,由于城墙的年代久远和历史价值极高,北京市着力加强对明城墙的保护工作,并通过修缮、复原和文化推广等手段,继承与发扬明城墙的文化精神。
总的来说,明城墙是中国历史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也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的杰出成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374年世界历史大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374年世界历史大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