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门有哪些风俗习惯的作文?

我是湖北天门麻洋人。

天门春节的风俗大致有:大年三十年夜饭之前上祖宗的坟墓前烧香、放鞭炮;大年初一开始家里扫出的灰尘不往外倒,要留在家里;初一全家很早起来烧香拜菩萨,开门后每家都会放很大的鞭炮,放完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喝茶,吃麻叶子,糖果,油炸的食物;初一天大亮后去每一家拜年,主人会给一支烟,晚辈也早早地去给长辈拜年,长辈会给压岁钱;大年三十的晚上吃年夜饭之前每家都要放鞭炮,年夜饭吃完后小孩子会拿着灯笼满村跑;如果前一年村子里谁有老人家去世 ,村里每家人大年三十晚上都会去他家烧香放鞭炮;初二去舅舅家,初三回娘家,初九是上九日,要拜菩萨;

湖北天门相亲风俗?

清末,婚娶都仿效古代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订婚手续,男女双方年龄一般在十八岁至二十岁左右,“门当户对”,父母同意即可成婚,初仪婚“下聘礼”,先派媒人往来沟通问讯撮合,男方同意后,即报知女家,令其开具庚贴,详载女方生年月日,由媒人将庚贴送至男家,男方请算命先生推命合算,如合命,三日后则请媒人带钱财、首饰、礼品或者酒肉到女家订生庚八字贴,叫“拜允”,女家回敬衣帽等物品于男家叫“回庚”,是日男女双方办酒席宴请媒人,以后每逢五端午腊月都要送礼。

结婚以前,男方备衣服、首饰、礼金等和媒人同到女家上门确定婚礼日期,俗称“要人”。

婚前数日男家筹办婚日应有之事,于前一日杀猪,备办婚日酒席,提前六天写请贴、接客,婚日设宴招待来客,同时亲友送礼钱(用红纸包),表示贺喜,举行婚礼前一天男方必须备齐鱼、肉、酒各八斤,以及女方所需的装饰品和衣服,用抬盒抬到女家,俗称“上头”。

女家妆奁陪女儿出嫁,富者高达五、六十抬,贫户人家仅有一个包袱。

《北京的春节》里有那些习俗?

1、腊八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2、办年货

从腊八起,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

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3、小年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

4、扫房

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次。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5、除夕

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湖北天门有哪些风俗习惯的作文_湖北天门相亲风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天门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天门的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