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四川荺连县的历史由来?
- 2、珙县特产?
四川荺连县的历史由来?
筠连县隶属于四川省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川滇结合部,与云南盐津、彝良、威信接壤,省内与高县、珙县相邻。筠连县古为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今为出川入滇的重要门户。因县域四山皆竹,以地产筠篁(huáng)得名。筠连县面积1256平方公里,辖9镇9乡、243个村、14个社区,总人口43万(2012年)。
四川荺连县的历史由来:
筠连县在旧石器时代,县境即有人类活动。秦统一六国以前,县境属"巴蜀本南外蛮夷地"一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筠连归大一统的中央王朝。筠连县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置犍为郡(郡治今贵州省遵义县西)。元封二年(前109),犍为郡属益州(州治今成都市)刺史部。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或元光五年(前130)置南广县,驻所在今珙县沐滩乡傅家坝,县境属益州犍为郡南广县地。
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改益州刺史部为庸部,改犍为郡为西顺郡,县境属庸部西顺郡南广县地。公元23年,蜀地为公孙述割据,将庸部还名益州,西顺郡复名犍为郡,县境仍属益州犍为郡南广县地。
汉建安二十一年(216),改犍为郡辖地为朱提郡,领朱提、汉阳、南昌、堂螂、南广五县,县境属益州朱提郡南广县地。
公元221年4月,刘备于成都称帝,分益州为二十一郡,朱提郡仍置,领县亦有南广,县境隶属与前无异。蜀汉延熙(238~257)年间,于南广县立南广郡,县境归益州南广郡南广县,不久废郡存县,仍属益州朱提郡南广县。
珙县特产?
宜宾早茶
中国早茶:宜宾最早宜宾种茶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1022年就有“园有芳茗”和“贡茶”的记载,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同时,宜宾市也是四川省茶叶主产区,也是全国最大的早茶生产基地。宜宾早茶地理优势宜宾地…
鹿鸣贡茶
鹿鸣贡茶
鹿鸣贡茶四川省宜宾市珙县现辖行政区域。《珙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鹿鸣贡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珙府函〔2017〕37号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鹿鸣贡茶》(草案)…
洛表磕面猪儿粑
洛表磕面猪儿粑
洛表磕面猪儿粑 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的珙县洛表镇,有一种有名的小吃,叫磕面猪儿粑。相传僰人首领哈大王还有一个不为外人知晓的民间胞弟,名叫阿蛋,这阿蛋天资聪颖,读了不少书,生来厌恶王权争夺的腥风血雨、…
肥肠豆花
肥肠豆花
肥肠豆花肥肠豆花原料:猪肠头、嫩豆花,郫县豆瓣、泡辣椒、花椒、盐、酱油、味精、姜、蒜末、香葱、食用油、大葱、料酒、水豆粉。制法:1、肥肠头洗净,锅内烧水加料酒、姜、葱、肥肠头,煮熟后,捞出切成长条待用…
楠桥蚕桑
楠桥蚕桑
蚕桑,即养蚕与种桑。是古代农业的重要支柱。相传是嫘祖(黄帝正妻)发明。蚕桑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与稻田文化一起标志着东亚农耕文明的成熟。而就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丝绸文化、瓷器文化则标志着中原文明进入鼎盛…
洛表猪儿粑
洛表猪儿粑
洛表猪儿粑是四川省珙县独特的地方风味小吃,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久负盛名,具有清香、揉糯、及富弹性,收汗不粘手、爽口不粘牙,盐陷油而不腻,糖陷甜不伤味的特点,其味纯正可口,多食不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珙县历史小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珙县历史小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