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谋的三大谋略?

        阳谋一:二桃杀三士

      春秋时期,齐景公麾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皆是难得一见的猛人,上了战场都是所向披靡的存在。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功劳越来越大,慢慢的就开始有点飘了,谁都不放在眼里,对待君主都缺乏应有的尊重。齐景公一想这三人现在都这么狂了,再过几年那还得了,于是就有了铲除这三人的心思,晏子便想出了“二桃杀三士”之计。

       晏子让齐景公召来他们三人,给他们赐下了两颗桃子,三个人自然无法平分两个桃子,于是晏子便让他们以功劳大小来决定谁吃桃子。公孙接仰天而叹曰:不受桃,是无勇也。于是讲出自己杀野猪,搏猛虎的事迹拿走了一颗桃。田开疆也不示弱,历数自己保卫齐国的功绩也拿走了一颗桃。如此一来,古冶子傻眼了,想自己曾经保卫国君渡江,在江中与巨鳖搏斗半日,何其勇乎,又有救君的泼天大功,却没吃到国君的赐桃,于是拔剑指责二人++。而公孙接和田开疆二人听到公孙冶的功绩确实高过自己,两个自视甚高的人物,将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此时觉得自己做了如此厚颜++之事,当场拔剑自刎。公孙冶眼见两位好友++在自己眼前,觉得是自己逼死了二人,无颜苟活,于是也拔剑自刎而死。就这样,晏子靠着两颗桃子轻松解决了三人。

        阳谋二:围魏救赵

十大阳谋术详解?

一、推恩令

背景: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初,将刘氏子孙分封各地,快速消灭异姓诸侯王。刘邦去世后这些刘氏诸侯王成尾大不掉之势,严重威胁中央皇权。汉景帝武力消藩,结果酿成七王之乱。汉武帝登基后,吸取景帝教训,推行推恩令。

推恩令解释:中国的宗法社会体系一直推行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诸侯王的一切,其他的嫡子庶子只能获得一些象征性的封赏。推恩令实施后,诸侯王的所有儿子都能获得封地,原本铁板一块的诸侯国瞬间瓦解,原来的八大诸侯国变成了几百个小列国。

多年之后,汉武帝正式下旨消藩,各诸侯国的实力大不如从前,已无力对抗中央朝廷,只能选择服从。

二、种桑误国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因齐襄公的错误政策导致国力大损。为了应对周边鲁、梁等国的威胁,管仲向齐桓公献策,要求全国上下都穿绨料制作的衣服。

种桑误国解释:绨,是一种丝绸制品,当时的鲁、梁二国的百姓非常擅长织作。齐国百姓都穿绨料制作的衣服后,对绨料的需求大增,就大量的从鲁、梁进口这种面料。鲁、梁二国发现织绨有利可图,就荒废农业,大力种桑发展织造业,而齐国则大力发展农业,囤积的粮食堆积如山。

数年之后,鲁、梁二国的粮食完全依靠齐国进口。此时,管仲突然宣布齐国百姓禁止穿绨料,只得穿帛料,并且拒绝与鲁、梁二国通商。没有了粮食来源,鲁、梁之民饿馁相及,两国的国君无奈只得花高价请求齐国卖粮。当时齐国百姓购买一石粮食只需十钱,而鲁、梁二国的百姓却需上千钱。

三年之后,齐国不费一兵一卒就吞并了鲁、梁二国,还赚的盆满钵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故事推恩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故事推恩令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阳谋的三大谋略 中国历史故事推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