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有哪些民俗?

信阳婚嫁习俗:

定亲:通常由男方请媒人提媒,备礼传送庚帖,帖上有男子生辰八字。女方接帖后,将其同女子的八字合在一起推算。若相和即回简应允,名为允帖,视为正式定亲。定亲后,男方或男女双方设宴谢媒,备礼相送,谓之喝定亲酒。婚约既定,不能更改,遇节日和红白事还要相互往来。 .

择吉:俗称下日子,即男方向女方请求婚期。先请阴阳先生算出吉日,忌单日、晦日,尚双月双日,以花朝节和腊八节的日子最多。选好后,用红纸写上喜日,备礼由媒人送至女方。女方若无异议,双方着手各项婚事的准备。

备婚:男方修建新房,装饰室内,女方购置嫁妆。嫁妆有全嫁、半嫁之分。全嫁者箱柜衣被四套俱全,取四季兴旺之意;半嫁则各样两套,象征成双成对。中等人家多置全嫁,农户以半嫁者居多。豪富置超全嫁妆,极尽奢华。吉日前一二日,男方备大礼送至女方家中,内有大肉、鸡、鹅、衣物等。潢川县南部在迎亲前两日,过礼必有1只公鸡,女方须回1只母鸡,而在县北部则分别为公鹅、母鹅。商城县在迎亲前日,男方要在自家院中进行暖轿仪式,晚上宾客满坐,喝暖房酒。新县等地,新婚前夜由牵娘睡在新床上暖床。

迎娶:迎亲的时间,淮滨、固始、息县等地均在凌晨或清晨,潢川、商城县城关在午夜。是日,男家洞房、中堂、门、窗及树干张贴大红“囍”字,有正贴和倒贴,倒贴者取“喜到”之意。迎亲时,男方备彩轿至女家接亲。新娘则请儿女双全的妇女“开脸”,用两根线绞除脸上汗毛;穿戴整齐,头顶褡头后入轿。入轿方式各地略有不同,商城县新娘入轿前,先在准备好的清水桶上略坐片刻,再由叔或兄抱上轿;罗山县由新娘兄长背上轿;潢川有些地方由亲属抱上轿,轿中另坐一男童压轿。启轿后,鼓乐先导,一路吹吹打打,不时鸣放鞭炮。新郎由鼓乐相伴迎至中途。轿至男家,红毡铺地,新娘由牵娘相扶出轿,沿红毡至中堂行礼。新县、息县、潢川等地有新娘哭嫁习惯,即从入轿到男家,新娘一直哭啼哽咽。在潢川,花轿行程中若遇其他花轿,新娘须互换裤带;入婆家门时,新娘要跨过马鞍,并授以宝瓶抱子,意味着日后生活稳定、平安。

淮西是哪个省?

淮河两岸的县市的口音风俗饮食是相同的,淮西指的是淮河西段沿岸的县市,主要在在现在的安徽省境内,滁州北、蚌埠、淮南、阜阳南、六安北、长丰县北部、河南省淮滨县、固始县。历史上淮西军曾以数千兵马击败安禄山十余万叛军、曾经打下明朝江山、明太祖清扫了境内的蒙古势力,包括云南和西北,成祖更加过分,几次北征基本打残了蒙古,使其元气大伤,此后无力再大举南下。

安徽淮西属于哪个市?

1.淮西,即淮右。为一地域名称。

2.宋朝在皖中和苏中设淮南西路和淮南东路,淮南西路称淮一石,淮南东路称淮左,二者常被并称为两淮。

3.淮南西路的属地包括:寿州(今安徽寿春)、庐州(今安徽合肥)、濠州(今安徽凤阳)、舒州(今安徽潜山)、和州(今安徽和县)、蕲州(今湖北蕲春)、光州(今河南潢川)、无为军(今安徽无为)、六安军(今安徽六安)。

4.淮西在今天主要指安徽省的江淮地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淮滨文化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淮滨文化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河南信阳有哪些民俗_淮西是哪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