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甜醅子故事?
据西宁市档案馆《史志话说》记载, 甜醅的来历,跟青海汉、藏、土族人民酿造酩酒有密切联系,它和酩酒可算是同源异流,只是酒曲不同罢了。
酒醅也是甜的,酒味较浓,唐朝时就拿它待宾客。杜甫《客至》诗中说“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旧醅,便是酒醅。酿造甜醅,原料以玉麦为上乘,因玉麦质细无厚皮。嚼食无渣。青稞次之,但须脱皮。酵母为甜醅曲,用米制成,青海民间叫“药蛋”或“甜曲”。
关于黄河的历史事件?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最早有关黄河源的记载是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所指“积石”,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距河源尚有相当的距离。
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侯君集与李道宗奉命征击吐谷浑,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达柏海(即扎陵湖)望积石山,观览河源。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刘元鼎奉使入蕃,途经河源区,得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颜喀拉山)。
正式派员勘察河源,是在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世祖命荣禄公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历时4个月,查明两大湖的位置(元史称“二巨泽”,合称“阿剌脑儿”),并上溯到星宿海,之后绘出黄河源地区最早的地图。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命拉锡、舒兰探河源。探源后他们绘有《星宿河源图》,并撰有《河源记》,指出“源出三支河”东流入扎陵湖,均可当作黄河源。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遣喇嘛楚尔沁藏布、兰木占巴等前往河源测图。
有关大通明长城的历史故事?
史料记载,西宁近境的明长城,从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开始,由西宁兵备副使王继芳、周京等官吏主持修筑,后来经过了隆庆元年、隆庆六年、万历元年、万历二年、万历二十四年多次大规模的修筑才初步完成青海西宁近境长城的工程。
大通县境内的明长城,修筑在山峦陡坡间,依山就险,因坡取势。它是为了防御明正德年间游牧在青海湖地区的蒙古卜尔孩部及明嘉靖38年从内蒙河套地区进入青海湖地区的土默特部俺答部属对西宁卫侵扰的防御工事。
西宁六一桥红星村一巷有故事吗?
有。
因为红星村一巷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胡同,保存了许多老西宁的建筑和文化,曾经也是文人墨客和商贾云集的地方。
同时,据传红星村一巷还曾经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有很多革命先烈曾在这里活动和参与过抗日斗争。
可以说,红星村一巷是西宁市的历史见证之一。
此外,红星村一巷也因为出现过一些传奇故事而被更多人所知,例如曾经住在这里的神秘女子李大娘、传说中的“夜明珠”水晶玻璃球等。
这些故事在当地人中口口相传,也增加了红星村一巷的神秘色彩和吸引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青海相关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青海相关历史故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