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一带风俗?

1、腊月二十三,小年。农村人一般要大扫除,办年货,送灶君菩萨上天。也有些地方在这一天祭祖。过年拉开序幕。

2、大年三十,除夕夜。贴对联,放鞭炮、烟火,吃年夜饭,守岁,祭天地菩萨。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开始给“压岁钱”了。年夜饭是比较隆重的,家人要团聚,饭菜要丰盛,要有鱼,取“年年有余”之意;除夕饭不能全吃完,要留饭于初一吃,取“吃剩有余”之意。守岁一直到晚上12点,新岁到来,烟花庆祝。

3、正月初一,过大年。首先是“开门炮”。初一凌晨,家家户户争先恐后打“开门炮”,一般认为,越早越好。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有讲究,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疾病灾难,并表示接新年。三发鞭炮越是声音宏亮清脆,越是吉祥。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红花满地,喜气洋洋,此时,年味最浓。

4、拜年。初一晨起,先在家内,晚辈给长辈拜年。从初二起,邻里和亲友之间,往来拜节。按旧习,温州人正月初一不走亲戚。拜年时间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初一不拜年的习俗在浙江部分地区还保留。

5、春节期间的习俗。新年鼓:春节期间,民间娱乐活动较多,如新年鼓和吹打乐。新春天亮,小孩结队成群,沿街敲锣打鼓,叫“新年鼓”。有些村子则++村民,演奏各种乐曲,有吹打曲,也有清唱,欢乐而热闹。

浙江诸暨结婚回礼风俗?

1.收到聘礼女方要给回礼,有的地方女方家会给订婚戒指,有的地方会给一些钱。

2.安床,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要由女方家出一个家庭和睦、父母双全、又育有儿子的男丁安装婚房里的婚床,再将寓意早生贵子的四品:核桃、莲子、红枣、花生铺在新床上面。

3.嫁妆:女方家会给新娘准备带去婆家的嫁妆,全部放在红色的箱子中交给新娘。

4.梳头:新娘梳妆打扮的时候,会请一位有福气的长辈来给新娘梳头,寓意跟安床的道理相似。

5.迎亲:婚礼当天的上午,男方要带着迎亲队伍来女方家接亲。接新娘绝对算得上是整个婚礼的一大++。开门要给开门红包才有可能打动新娘的姊妹们,她们才会把门打开。而且新郎还要用花球去迎娶新娘。

浙江农村全是火葬吗?

是,浙江农村全市火葬。

2004年04月10日上午,随着三门县殡仪馆点火开馆,浙江省最后一个建制县告别了千年土葬陋习,从此浙江省从城市到农村将全部实施火葬。

据悉,三门县委、县政府对建造殡仪馆十分重视,从选址到建造开馆还不到一年时间。与此同时,该县500多个行政村还相继落实了与殡仪馆相配套的集体公墓。

资料扩展:

1985年开始在部分地区推行强制火葬,1997年全面施行强制火葬。(除少数有特殊原因的人群)

《丧葬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火葬。

随着中国人口数量的大幅增加,土地尤其是耕地愈发稀缺,逐渐成为禁止土葬的最主要原因。

但是在1985年国务院公布《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之前,推行火葬的工作并不顺利,尤其是在农村,不少地区不具备建立火葬厂的条件,不少农民都是先火葬,然后再入棺土葬,非但没有节约成本,反而有些劳民伤财。

1997年,《丧葬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火葬,该条例规定:

1、人中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

2、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

3、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浙江丧事葬礼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浙江丧事葬礼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浙江诸暨结婚回礼风俗,浙江丧事葬礼习俗